其製作工藝大概相當於是,藍星十九世紀中期的後裝擊針槍。
它的第一次亮相是在1866年,當時普魯士王國和奧地利帝國,為爭奪德意誌領導權,爆發了一場大戰。
使用這種定裝子彈、後裝擊針槍的普魯士,僅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打垮了仍使用前裝滑膛槍的奧地利帝國。
在這次戰爭中,世界各國都看到了這種步槍的優越性,因此紛紛開始研究和生產這種擊針步槍。
緊接著沒過多長時間,世界上第一款栓動步槍誕生,這種沒有膛線的擊針槍也隨之淘汰。
但是這種滑膛槍,卻沒有從此退出曆史舞台,它們被製成了打獵用的獵槍,以及在近戰中使用的散彈槍。
雖然軍隊中很少裝備,但它們卻依舊活躍在世界各地,其生命力比起大部分步槍都要頑強。
“真是件完美的藝術品啊!”,西蒙撫摸著槍身感歎道。
“是啊,無縫鋼管,這可是煉金工藝的最高造詣”,見西蒙稱讚這件東西,煉金學徒的臉色也好看了不少,於是也跟著稱讚道。
“呃,其實我是在稱讚這把槍”,西蒙在內心吐槽道。
不過西蒙也沒有傻到當場反駁,本來的關注點就不一樣,反駁並沒有任何的意義,反而會把他與這個煉金學徒,好不容易有所緩和的關係弄僵。
煉金學徒和西蒙的關注點明顯不同,西蒙看到的是一件武器,而這個煉金學徒看到的,卻是製作槍管的工藝。
“哎,這不是在誘惑我,選這個燒錢的煉金術嗎?”,西蒙小聲的喃喃道,周圍的眾人都沒有聽到他的自語。
作為一個精通藍星近代曆史的穿越者,西蒙感覺自己有義務,去推動這個世界的火藥武器發展。
“這東西叫什麼名字”,西蒙摸著手中的火槍,向煉金學徒問道。
“唔,聽克利福老師說,好像叫雷火弩”,煉金學徒努力的回憶著。
這東西放在這幾乎就是個擺設,從來都沒有人來買過,因此他對這東西的唯一印象,就是無縫鋼管的製作工藝。
“好名字,很貼切”,西蒙讚歎道,這種火藥武器上一世在藍星,被稱之為火槍,是有一些原因的。
在定裝子彈和擊針步槍,沒有被發明出來前,為了對抗騎兵,前裝滑膛槍通常會被安上一根長長的刺刀。
這樣在騎兵近身的時候,士兵就可以把手中的遠程火藥武器,當作長槍來使用,這樣就大大增加了士兵近戰的能力。
因此久而久之,火藥武器也就被稱之為火槍,但是在這個世界的軍隊,顯然是沒有大規模的使用火藥武器。
沒有常年的使用經驗,他們也就不會給這種火藥武器,安上一把長長的刺刀,更不會把它們當成長槍來使用。
因此,通過火藥武器擊發時,產生的巨大聲響和火焰,以及和弓弩差不多的使用方式,給火藥武器取名為雷火弩,還是十分貼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