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背包行天下2001~2004
說一聲再見,因為明天我就要離開;
說一聲再見,因為飛翔是我的夢想;
說一聲再見,可能今夜我會感到難過;
說一聲再見,即使我真的不願說再見。
借個背包就出發2001年6月中國,陽朔
幾年前看過一篇關於陽朔西街的遊記,其中這樣寫道:“在西街一個酒吧裏,一個台灣來的胖哥,拉得一手美妙的小提琴。
還有一個吹笛子的本地人,笛音空靈悅耳,當小提琴遇到笛子,那聲音竟是不可思議的動聽。音樂的確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從梁祝到鄧麗君,從羅大佑到甲殼蟲……每一首旋律開始,大家都跟著唱起來,不會唱的跟著打起節拍,早就忘了自己的國籍、年齡、身份。一曲唱罷,紛紛舉杯,高呼Cheers!”
正是這段描述,讓我對西街心生向往,並把這裏當成畢業旅行的首選目的地。
在論文答辯和畢業典禮之間正好有十幾天空閑時間。答辯結束後回宿舍收拾好背包,當天就坐上南下的火車。從天津到桂林,24小時硬座,身體雖然辛苦,心中卻已隱隱興奮。下火車後沒有在桂林停留,而是直接跳上開往陽朔的中巴車。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要去就去最好的地方。
在陽朔西街找到那家在網上十分著名的四海客棧,討價還價後以15元錢入住。三樓的一間四人房,臨街,便宜幹淨。
坐了一天一夜火車,胃開始抗議了,去了那家同樣著名的“沒有”餐廳。看到門口的廣告牌上寫著“沒有不好喝的啤酒,沒有不好吃的食物”,名字起得很聰明。點了一杯啤酒和一份牛排,麵朝西街,一邊吃一邊看來來往往的各國遊客。
西街首先是背包老外發現的,某位仁兄在被背包旅行者奉為聖經的《孤獨星球》(LonelyPlanet,下文簡稱L.P.)裏介紹了陽朔西街和周邊的田園風光,西街就成了許多背包客的集散地。有人說中國人開始背包旅行就是從陽朔西街開始的,這話有點兒道理。以前中國人想要離開自己生活的地方遠行,簡直是一種奢望。曾經有一首流行歌曲唱出了這種無奈:“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我卻沒有錢。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等社會開放了,大家終於有錢有時間可以去旅遊了,可跟著旅遊團又不舒服,於是那些不想被束縛的旅行者成了背包客:拿起背包就走,喜歡哪裏就待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