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電子時代終於來臨(1 / 2)

天樂十七年,在朱由檢指引下,集成電路終於做了出來。

雖然,朱由檢所知非常有限,但是架不住能人異士層出不窮。

且不說大明本土每時每刻都在優生優育。

每一天都有大船從海外將智商非常高的科學家苗子運回大明培養、使用。

再加上朱由檢毫不吝嗇地揮金似土。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何況這年頭,科研工作者的地位崇高,名利雙收。

所以,那些聰明人都絞盡腦汁加班加點,想要建功立業、光宗耀祖、名垂青史。

哪怕沒有獨占鼇頭的那個命,也能夠憑借近似成功解的實驗記錄獲得相應回報。

在幾百萬比朱由檢聰明得多的科研工作者嘔心瀝血下,終於攻克這一偉大工程。

而得益於這種偉大工程的輻射效應,更多的人從中獲利。

並且他們的利益也更加緊密的綁定在朱由檢、大明皇家、朝廷上。

因為大明百姓都或多或少持有了各種大明皇家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再加上朱由檢數次大幅提高基本工資標準。

所以,大明資本市場仍然高歌猛進、牛氣衝天。

雖然免不了小幅回調,但是那種消費不足導致的股災從來沒有聽說過。

超預期的市盈率跑不過超預期的經濟刺激,自然百無禁忌。

哪怕再聰明的經濟學家也難以判斷究竟一萬倍市盈率是否高了。

因為他們一次次被打臉。

就像皇家金業公司。

他們根據當下的人均工資、利潤率、業績增速等等算出來,一百倍市盈率都高。

但是,接著最低工資標準提高了一倍。

居民持股進一步擴大。

所有公司的利潤也都跟著翻著番上漲。

而隨著科技發展,新發現的金礦數、黃金的工業用途也跟著突飛猛進。

多重因素作用下,股價也就跟著水漲船高。

那些聽信唱空磚家的蠱惑,賣出的頓時捶胸頓足。

而抱著套牢幾年也不動的,反而沒有浮虧超過一年就本金翻倍。

更加堅定了做多、長期持有的信心。

而朱由檢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在每一次回調都多多少少進場“救市”。

等到百姓爭先恐後追捧時,朱由檢又非常大方地高位出貨。

滿足踏空投資者、投機客的追買需求。

這樣,朱由檢名利雙收。

獲得的利潤加上分紅又投資高新科技,創造更大價值。

兜兜轉轉,花出去的錢又翻著番的回到了朱由檢手裏。

集成電路發明出來後,有朱由檢的指引,自然飛快得到應用。

這一日,朱由檢終於用上了桌麵電腦。

經過最好氣功的修煉,現在他也已經超脫凡人許多。

哪怕因為數據不足,擔心多年以後出問題,所以沒有注射基因試劑。

他的身體素質仍然可以以一當十。

現在,他左擁右抱,瀏覽一番電腦屏幕上顯示的諸多監控。

確認所有打工仔都各司其職。

沒有作奸犯科或者偷奸耍滑。

於是,打開學習文件夾,開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