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古中洲,位於十六洲中部和中南部。東西十一萬裏,南北二十二萬裏。洲內多平原丘陵,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孕育了大片農耕文明,養活了一百多億人口。
中洲北部共水水係,有一不起眼小國,其名為豐。國中有一城,其名興和。共水主脈由西向東從興和城北麵流過,支脈網羅大片平原,滋養出了萬頃良田。
北方成片的山脈阻擋住了由北而來的寒流,讓此地冬季如春。數百年來共水未曾發過脾氣,興和城日漸繁榮,如今已是一座人口二十萬的大城,也是豐國最重要的糧倉。
這日正午,一輛馬車來到興和城。車上下來一白袍士人。士人年不過三十,豐神俊秀。深吸一口興和城內的空氣,隱隱嗅到一股怪異味道。士人有些嫌惡。
“你帶路,我們走過去。”
“是。”
車上立馬走下來一童子,麵無表情走到士人前麵,也不管士人跟沒跟上。
周楚明其實已近四十,不過他這身體再活六七十年不成問題。快步跟上童子,沒有責怪童子失禮。走在人流中,潔白的衣袍在陽光下有些晃眼,引來周圍人的目光。
豐國染織業尚算發達,普通民眾也能選擇藍白黃橙等色,但衣服顏色大都是灰蒙蒙的。如此光彩奪目的衣袍是他們從未見過的。
興和城內有三橫兩縱五條大道,數十條小道,將城中分成百座坊巷,每座坊有坊牆圍起,坊內設施齊全,居民各司其職維護自家坊,一坊一社會。城北是碼頭,城南貴族大院。
商店遍布大道兩旁,叫賣聲不絕。城中還有南北兩座大集市。北部以漁業為主,南部以糧食瓜果為主。城東是太守府和軍營,駐軍五千,城西有一座道宮。
在十六洲,道士是特殊的。被稱為方外之人。他們不受世俗禮法約束,不納稅不服役,即便殺了人也不犯法,但同等的他們被殺了官府也不會管。
道士服飾多變,但都腰間佩玉牌,玉牌成色極佳。也不怕被人冒充。敢冒充的人先得有自保之力,否則便是尋死。
道士多居於深山,在鬧市中也會有道觀和道宮。普通人知道觀而不知道宮,道觀是凡人道士清修和賺取錢財的地方,道宮則是長生盟的辦事處。
興和城的大道是用石塊打磨平鋪而成,小道則是夯土路。而道宮周圍卻鋪滿了平整的石磚,磚麵光可鑒人。
道宮占地百畝,圍牆高聳粉麵平滑,牆瓦整齊潔淨。越過圍牆可以看見牆內宮殿的巍峨大頂。道宮內是何模樣罕有人知,擅闖者屍骨不存。
周楚明走了半天路,腿腳發酸。看著身前的童子自顧自的推開道宮大門走了進去,歎氣一聲奮力跟上。
大門後是一條白玉大道,道兩旁草木繁盛,卻一片死寂。走入大殿,已有一青年模樣的人等候多時。
“晚風派周楚明是嗎?過來坐吧。”
周楚明拱手後走上去做了下來,舒服得歎了口氣揉了揉腿。
“我叫竹青,長生盟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