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非之所以這麼急匆匆離開乍得,除了這最後一座玉墓的消息,最大的緣故還是紫禁城即將發布自己的手機!
說起來,天工和紫禁城得益於秦非的前瞻眼光,對於移動通信領域可謂快人一步,甚至於摩托羅拉發布第一款手機之前,天工內就有關於手機的討論和方案設想!但是最終,這個工作雖然一直在做,但紫禁城卻終究沒有推出屬於自己的手機!技術和專利的積累,已經豐厚到難以想象,畢竟,秦非明白從模擬手機到數字手機的發展趨勢,也明白從漢化、屏幕、鈴聲、音樂、直板翻蓋等各個方麵的發展史!
這並不需要專業的知識,作為從大哥大接觸手機的人來說,從摩托羅拉到愛立信再到諾基亞那款經典之極的5110,甚至後來的波導金立托普,乃至三星蘋果,秦非基本見證了這種麵世不足三十年,卻幾乎改變了整個人類社會的偉大發明的發展曆程!
十年磨一劍!
1994年,愛立信的第一款中文機gh337將摩托羅拉的大磚頭掃進曆史的垃圾箱和懷舊者的木頭櫃子,這款跨時代的作品對推動gsm,也就是第二代移動網絡起到的作用,難以估量!而今年,也就是95年,愛立信發布了gh398,這款手機目前在國內市場上占據絕對份額!
紫禁城電子,作為中國技術最為先進的一家消費電子公司,從手機在中國麵世,看向她的目光就從未少過。有來自國內的,同樣也有來自國外的。包括摩托羅拉和愛立信這樣的國際巨頭!也有郵電部、電子產業部這樣的國家部委!
但是紫禁城也好,天工也好。在摩托羅拉時代不曾出手,愛立信開始肆虐也沒有亮劍,讓許多對紫禁城抱有期待的人,難免有些懷疑,隻怕紫禁城的人根本沒有看到這個商機,也就沒有能力與愛立信這樣的巨頭抗爭!
不過真正了解紫禁城體係的人自不會這麼想!紫禁城這十年,在中國這樣的一個時代背景下,能夠取得現有的成績,這還不包括整個體係在國外的作為。在幾十年後,就要被經濟史專家們嘖嘖稱道不可!
這樣一個快速發展,戰略眼光精準無比的公司,會看不到手機市場,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麼!
而真正有渠道的人,甚至了解到紫禁城已經就手機生產的一係列技術,甚至包括核心的基帶芯片,甚至更細小的晶圓產品,事實上。這需要極為強大的資金後盾,要知道造一座晶圓廠,不考慮最難的技術引進,總的耗資也是要十億美金級別的!
若是再往後推紀念。到新世紀,一座晶圓廠和一些過時的晶圓製造技術,對於那些急於進入中國的半導體巨頭來說。當然是劃算的生意,但是這個時候。國際社會還在對中國封鎖技術,想要從新加坡特許半導體這樣的公司引進技術都難上加難。更不用說海峽對岸的台積電和遠在太平洋那一端“亡我之心不死”的美國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