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卷十七 大荒北經(1 / 3)

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間,附禺之山①,帝顓(zhu1n)頊(x&)

與九嬪葬焉。爰有(■)[鴟(ch9)]久、文貝、離俞、鸞鳥、(皇)[鳳]

鳥、大物、小物②。有青鳥、琅(l2ng)鳥、玄鳥、黃鳥、虎、豹、熊、羆

(p0)、黃蛇、視肉、璿(xu2n)瑰(gu9)、瑤碧③,皆出(衛)於山。[衛]

丘方員三百裏,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為舟。竹南有赤澤水,名曰封淵④。

有三桑無枝,[皆高百仞]。丘西有沈淵⑤,顓頊所浴。

【注釋】①附禺之山:上文所說的務禺山、鮒魚山與此同為一山。附、務、鮒,皆古字通用。

②大物、小物:指殉葬的大小用具物品。

③琅鳥:白鳥。琅:潔白。玄鳥:燕子的別稱。因它的羽毛黑色,所以

稱為玄鳥。玄:黑色。璿:美玉。④封:大。⑤沈:深。

【譯文】在東北海以外,大荒的當中,黃河水流經的地方,有座附禺山,

帝顓頊與他的九個妃嬪葬在這座山。這裏有鷂鷹、花斑貝、離朱鳥、鸞鳥、

鳳鳥、大物、小物。還有青鳥、琅鳥、燕子、黃鳥、老虎、豹子、熊、羆、

黃蛇、視肉怪獸、璿玉瑰石、瑤玉碧玉,都出產於這座山。衛丘方圓三百裏,

衛丘的南麵有帝俊的竹林,竹子大得可以做成船。竹林的南麵有紅色的湖

水,名叫封淵。有三棵不生長枝條的桑樹,都高達一百仞。衛丘的西麵有個

沈淵,是帝顓頊洗澡的地方。

有胡不與之國,烈姓,黍(sh()食。

【譯文】有個胡不與國,這裏的人姓烈,吃黃米。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鹹。有肅慎氏之國。有蜚(f5i)蛭(zh@)①,

四翼。有蟲②,獸首蛇身,名曰琴蟲。

【注釋】①蜚:通“飛”。蛭:環節動物,有好幾種,如水蛭、魚蛭、山蛭等。②蟲:這裏

指蛇。

【譯文】大荒當中,有座山名叫不鹹山。有個肅慎氏國。有一種能飛的

蛭,長著四隻翅膀。有一種蛇,是野獸的腦袋蛇的身子,名叫琴蟲。

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國,厘(x9)姓,黍(sh()食。有大青蛇,

黃頭,食麈(zh()。

【譯文】有一種人名叫大人。有個大人國,這裏的人姓厘,吃黃米。有

一種大青蛇,黃色的腦袋,能吞食大鹿。

有榆山。有鯀(g(n)攻程州之山。

【譯文】有座榆山。又有座鯀攻程州山。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衡天。有先民之山。有盤(p2n)木千裏。

【譯文】大荒當中,有座山名叫衡天。又有座先民山。有一棵盤旋彎曲

一千裏的大樹。

有叔歜(ch))國,顓(zhu1n)頊(x&)之子,黍(sh()食,使四鳥:

虎、豹、熊、羆(p0)。有黑蟲如熊狀,名曰獵獵(x@x@)。

【譯文】有個叔歜國,這裏的人都是顓頊的子孫後代,吃黃米,能馴化

驅使四種野獸:老虎、豹子、熊和羆。有一種形狀與熊相似的黑蟲,名叫獵

獵。

有北齊之國,薑姓,使虎、豹、熊、羆(p0)。

【譯文】有個北齊國,這裏的人姓薑,能馴化驅使老虎、豹子、熊和羆。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檻大逢之山,河濟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

名曰禹所積石。

【譯文】大荒當中,有座山名叫先檻大逢山,是黃河水和濟水流入的地

方,海水從北麵灌注到這裏。它的西邊也有座山,名叫禹所積石山。

有陽山者。有順山者,順水出焉。有始州之國,有丹山。

【譯文】有座陽山。又有座順山,順水從這座山發源。有個始州國,國

中有座丹山。

有大澤方千裏,群鳥所解。

【譯文】有一大澤方圓千裏,是各種禽鳥脫去舊羽毛再生新羽毛的地

方。

有毛民之國,依姓,食黍(sh(),使四鳥。禹生均國,均國生役采,

役采生修鞈(ji2),修鞈殺綽人。帝念之,潛為之國,是此毛民。

【譯文】有個毛民國,這裏的人姓依,吃黃米,能馴化驅使四種野獸。

大禹生了均國,均國生了役采,役采生了修鞈,修鞈殺了綽人。大禹哀念綽

人被殺,暗地裏幫綽人的子孫後代建成國家,就是這個毛民國。

有儋(d1n)耳之國,任姓,禺號子,食穀。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麵

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禺強。

【譯文】有個儋耳國,這裏的人姓任,是神人禺號的子孫後代,吃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