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1 / 2)

再識一遍,還是不夠

四年前,我在第一本性格色彩學著作《色眼識人》後記中曾有提及,第二本書就起名為《色成正果》。因為第一本書中已把人的性格作了基本分類並剖析了每種性格的優缺點,下本書自然該是來探討“不同性格的組合搭配與碰撞及如何更好地相處”了。此後,我每時每刻,無論走到任何地方,打開博客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被不停地追問“樂老師,啥時有果啊”?我慚愧地向大家彙報,我一直很勤奮地耕耘,和你一樣期待著這個果子早點結出來,可惜就是沒出來。

四年過去,悲喜交加。

悲的是,我必須承認,我高估了自己。這四年裏,即使我頭懸梁錐刺股,從未有絲毫懈怠,但我積累的素材仍不夠寫這本書的一個零頭;喜的是,我發現了性格色彩的無限應用價值。四年以來,紅藍黃綠的運用縱橫曆史貫穿中西,從婚戀關係延伸到子女教育,從心理谘詢到文化現象,而當年在專業上還不像今天這般清澈有建樹。

在色友方曉去年寫出《色裁紅樓》的同時,原本出版社建議我稍事整理便可出本博客文集,結果,這一整就整了一年。除了風花雪月和太學術性的文章以外,我保留了那些探究現象背後深層動機的文字,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刨根問底直到問題的最底部。為了理解方便,我仍舊沿用《色眼識人》中對於不同性格的案例彙總式的點評,隻不過火力更集中,你可以把它定位為上本書的續集,也可單列作為係列書目來觀賞。在我看來,這本書不如《色眼識人》在性格分析上全麵,但顯然更富深度,在對所有性格的批判性上也更不留情麵。這是一本專為那些希望通過洞悉性格來尋找真實生命最高境界的人們製作的書籍。我確信隻有首先明了人性內心的真相,才有可能去追求內在的和諧寧靜與自由自在的喜悅生活。

這本書的讀者,我相信有一部分會是《色眼識人》的賞識者,還會有一些是初次接觸性格色彩學的新朋友。對於老朋友,本書因為沒有了篇幅限製,可以就一個問題進行肆無忌憚的發揮和想象,雖然戰線的廣度有縮減,但讓你可更深入、更立體地穿透不同性格的內心世界。譬如,情感問題曆來是被關注的重頭戲,在《色眼識人》中,隻能列舉昆德拉筆下的“托馬斯發明的與女人**和睡覺的差別”來說明紅色性格的情感觀,不過,顯然過於單薄不夠有說服力。但在本書中,我就可從“多情不是罪、多情者的依賴性、多情者的折騰”三方麵闡述這種性格的內心。

對於新朋友,最大的麻煩則在於,《色眼再識人》不像《色眼識人》,可以一半談性格的優點一半談缺點,讓你看的時候哭笑搭配。本書基本上都是針對每種性格的缺點進行猛烈的批判,少有對這些性格的讚頌之詞。這樣的後果是,如果你是性格色彩的初學者,就非常容易拿自己對號入座心生反感。比如講到紅色性格,有好幾篇提到紅色多情,你會想:“我也是紅色性格,為什麼我就很專一呢?”關於藍色性格,重筆墨渲染了他們有話總是拐彎抹角不願直接說出來的特點,這有可能會讓直爽性格的讀者一看到就對他們來氣,卻忽略了藍色性格對朋友的忠誠和責任;提起黃色性格,側重在他們缺乏關心他人感受的能力和擅長強硬,你會聯想是否黃色都是冷血動物冷酷無情呢?還有綠色性格,因為特別提到了他們的拖拉和軟弱,很容易讓你誤會綠色性格都毫無上進心和絕無可能成就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