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三年時間彈指而過。
王啟年也沒有想到,一部電影居然製作了三年時間。這主要是王啟年對於電影精益求精,不斷的推翻了此前的計劃。以至於,《魔法禁書目錄》電影版的最終預算,達到了3.85億美元。
不僅僅刷新了華語電影的製作成本紀錄,與此同時,也創下世界電影史上電影預算之最。
幾乎所有的投資人,都冒著冷汗!
這部電影預算之所有超過了預期,更主要是因為王啟年對VR視聽體驗要求極高。
為了配合VR版,所以,燒錢燒的喪心病狂。
而王啟年任性的燒錢,造成了這部電影預算一再超標,進一步綁架了全世界的電影投資者,不得不咬牙繼續跟進投資。
不過,隨著2016年上半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半年票房收入,既超過400億人民幣,超越了同期北美電影票房。
而中國電影院線市場的四成份額,是小夥伴院線掌握。與此同時,網絡電影票銷售市場,小夥伴市場占有率更是超過七成份額。
這種渠道壟斷的優勢,使得2016年7月上映的《魔法禁書目錄》橫掃中國電影票房市場,創下了31.6億元人民幣票房新高。
與此同時,海外電影票房也是一路飆升,日本票房市場收1.8億美元票房。北美電影票房破3.5億。歐洲電影票房市場,斬獲1.7億美元。
最終,這部電影成為了亞洲電影史上,首部全球票房數據破10億美元的超級大片。
另外,這部電影的VR市場銷售,也突破1.5億美元,促進了VR電影市場的崛起。
當然了,這部電影成績出爐之後,日本那邊粉絲強調,是因為《魔禁》IP的影響力。另外,日本音效和音樂人才,在電影裏麵,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國內電影市場,則是歸功於王啟年的團隊,小夥伴的電影製作團隊,在世界範圍內,都已經屬於響當當的王者之師,小夥伴投資和發行的電影,不僅僅票房數據可以位居世界前列,更重要的是平均盈利水平不俗,很少有大虧的電影。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小夥伴旗下兩家上市公司,嘉禾娛樂集團和院線控股公司,市值都不斷創新高。嘉禾娛樂市值已經突破千億港元,成為港股市場的一顆奇葩。
而院線控股公司票房則是突破2000億人民幣,穩健世界院線公司的龍頭地位。
接下來,小夥伴公司陸續完成了小夥伴電子公司分拆上市,小夥伴電子集團,包含了手機、平板電腦、VR等等產品。年營收規模超過5000億人民幣,盈利也達600億人民幣以上。
這樣的巨無霸上市,原始股本100億股,上市增發25億股,總股本增至125億股。每股發行價40元,市盈率不足10倍。
顯然,王啟年比較厚道,不想到坑投資者,這樣的大塊頭已經沒有多少成長空間,所以,選擇了比較保守的估值。
當然了,即使這樣大塊頭上市,依然在A股市場形成了打新盛宴。上市IPO之後,整體市值破5000億。而上市之後,由於股價偏低,更是暴漲了三倍,使得小夥伴電子的市值,達到2萬億人民幣大關,完爆BAT中任何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