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首映(一)(1 / 2)

“哥哥我癡長你幾歲,創業比你早,成績比你差,慚愧啊,慚愧!”王中軍雖然這麼說,其實也挺自豪的,至少他的成就,比他大多數同齡人都要傑出。白手起家做廣告業務,從發傳單開始起家,用不到十年時間,身價也是上億了。

“哪裏哪裏!”王啟年謙虛說道,“趕上了一個好時代,好機遇!別人都跑去拍電視劇的時候,我拍電影。再加上,有一幫哥們信任我,要不要,孤掌難鳴,我也不能走到現如今這一步!”

“貴人也很是關鍵!”王中軍總覺得,王啟年背後肯定有貴人。畢竟,他自己做生意之後,難免跟很多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喝酒,這樣一來二往,酒桌上就談成了很多事。

而在九十年代,大多數崛起的富豪,都是從酒桌上發家的。

人脈,比智力還重要!

王啟年說自己是靠才華和眼光,而不是背後有人,誰信?

但,王啟年自己知道,自己真不是靠什麼貴人!

華誼兄弟的老板王中軍,前來給小夥伴示好,其實不僅僅是華納公司撮合。其實,他自己也希望,在娛樂圈中,多一些盟友!

畢竟,華誼是做廣告起步的,做電影差不多是和小夥伴公司同期做起來的,華誼進入圈內,先後投資了薑文、陳凱歌和馮小剛的電影。但薑文的電影,在國內直接被禁,知恩那個賣海外版權,回收一些本錢。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千萬美元大之作,換取200萬人民幣票房,讓所有投資人都虧的吐血三升。

隻有馮小剛的幾部電影,讓華誼公司賺到了錢。但馮小剛成立了一個工作室,相對比較獨立,今年可以給華誼拍,明年給以給紫禁城拍。並不能說,現在的馮小剛,就得是華誼的人。馮小剛與華誼捆綁,害得等到華誼的王牌經紀人王京花出走,帶走了華誼大多數的明星和導演。之後,華誼開始用股權和天價經紀合約,將馮小剛長期捆綁在華誼的戰車上。

不過,話說回來馮小剛的電影在國內人氣不俗,在海外也隻有《大腕》這一部。《大腕》這部電影,哥倫比亞強行投入了大量本錢,將其全球票房推到7000萬美元高度,但最終哥倫比亞算一算賬。在中國市場,沒有能夠狙擊小夥伴公司的《江湖》,在海外市場強力推廣,取得了不俗的票房,但其實最終算賬,沒賺錢,反倒虧了三百多萬美元。

而中國內地導演,大多數有海外票房撲街,害得發行商虧本的前科。所以,哥倫比亞對馮小剛的電影,也不再那麼熱衷。

這才是華誼選擇與華納兄弟公司合作的原因!

在華誼麥田影視公司成立之後,就標誌著華誼和華納,算是一個戰壕一麵的夥伴了!華納布局中國市場,自然更願意與小夥伴這樣的公司合作賺錢,而不是蛋疼與之為敵。

在華誼老板不清自來之後,麥田太和總經理宋柯,中影總經理韓三平,先後駕臨現場。一下子,現場的氛圍,開始熱鬧起來。

其他人不說,韓老板絕對是中國電影界重量級人物,一跺腳,不僅僅電影票房市場要震動。甚至,有可能上達天聽,影響到文化政策。

“韓老板,中影在《歌舞青春》這部電影中有投資嗎?”現場的媒體記者,追問說道。

“沒有,不過,我們承包這部電影的國內發行!”韓三平笑眯眯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