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猶昨症(2 / 2)

起初,許石遠也認為這是衝犯了某些惡鬼畜生所致,但以常規的方式,許石遠卻看不出呂固身上有什麼東西,無奈之際,許石遠幹脆放棄了傳統的道術方案而改由先天六十四卦推衍呂固的前世,結果卻得到了一個“善樂通律、卒於驚蹄”的結果,意思就是說此人前世“很可能從事與樂律有關的行當、其死亡很可能與奔波馳騁的驚馬有關”,以此卦相結合一些古籍文獻,許石遠大膽推測呂固的前世乃是秦國著名樂師薛譚③。

在文獻記載中,薛譚在應詔入宮為秦景公歌樂的途中墜馬而死,得知“一代名嗓”薛譚墜馬身亡的消息,秦景公也是大為哀歎,雖說其死因是自己墜馬,但畢竟也是“工傷”,遂下令厚葬,既然是厚葬,其中自然也包括規模龐大的祭祀法事,雖然當時古尹已經提出了“怨氣”的概念,且祭祀方式已經有所改變,但礙於法術的發展程度有限,祭祀法事雖說龐大奢華,但散怨作用卻遠不如許石遠發明的“草度”,從而導致薛譚的怨氣並沒有完全散盡。

在研究呂固病例的過程中,許石遠通過對其他魂魄的觀察發現,任何一個可以正常投胎的魂魄,都不是100%的沒有怨氣,正所謂金無足赤,再先進的冶煉技術也不可能練出純度是100%的黃金,魂魄也一樣,再龐大的法事也不可能讓魂魄完全沒有怨氣,之所以能投胎,隻是怨氣小到了一定程度不至於影響投胎而已,而呂固的症狀,便很有可能是因為前世魂魄怨氣過大,而祭祀儀式的散怨效果又相對有限,從而導致其怨氣恰巧散到了能投胎與不能投胎的臨界點,雖說順利投胎了,但胎氣裏帶的怨氣卻容易引發一些匪夷所思的看似“怨胎④”的症狀。

在許石遠看來,如果“呂固前世是薛譚”這個推測成立,那麼呂固的症狀便應歸於前世的殘留怨氣所致,而按照古籍的記載,薛譚墜亡馬下,最大的怨氣很可能來源於沒能為秦景公歌唱所產生的哀婉之氣,按著這種推斷,許石遠幹脆用紙與生符偽造了一個秦景公的假身,讓呂固在半夜犯病的時候對著這個假身嚷嚷,結果果然是“身到病除”,由此,許石遠幹脆又得出了一個大膽的推論:不但呂固是薛譚轉世,甚至他新買的馬都是當初摔死他的那匹馬的轉世,不過因為馬沒有生辰八字也沒法用先天六十四卦推衍,這個推論也便無從驗證了。

在當時,類似於呂固的病例並不多見,更沒有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甚至連個病名都沒有。經曆過呂固的病例之後,許石遠幹脆對此類症狀進行了相對深入的研究,並得出了“怨介”的結論,所謂的“怨根”,指的就是觸發前世殘留怨氣的一種介質,雖說在沒有“草度”的年代,那些像呂固一樣怨氣沒散幹淨的魂魄比比皆是,但卻不是每個都會顯現出症狀,之所以呂固會犯病,原因是買馬,這其中,馬的角色便是呂固犯病的“怨根”。最後,許石遠還為此類症狀起了個籠統的名字叫“猶昨症”,正所謂“願若猶昨,須以昨解。”意思就是說如果怨氣是前世帶來的,便要針對前世的淵源進行破解,這裏的“昨”並不是指“昨天”,而是“昨世”。

“並不是每匹馬都是‘怨根’,呂固身為縣丞,家裏自然不隻一匹馬,之所以新買的馬匹能成為‘怨根’,很可能是這匹馬與其前世有千絲萬縷的聯係!”楊慶勝道,“而事實很有可能與許石遠推斷的一樣,那匹馬,就是摔死呂固的前世薛譚的那匹馬轉世!”

“您的意思是,馮向京和那呂固一樣是害了‘猶昨症’,而那把日本刀,就是馮向京的‘怨根’?”張毅城問道。

“以現在的情況看,便是如此!”楊慶勝道,”此症全因機緣巧合,自古罕見,許石遠的處理手段是先天六十四卦結合史書古籍加以推斷,我可不會先天卦,也沒有古書,我能給他馮向京確診,就是因為那段孽債就是我老楊家的家事!”按楊慶勝的看法,馮向京跟漢朝的呂固一樣,也是因為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下遭遇了“怨根”從而觸發了“猶昨症”,而馮向京本人,有99%的可能性就是自己養父的養父楊釗的“轉世靈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