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22章 第二十二章(1 / 2)

第二十二章總督之女

哄好了發妻,王總督問下人:“去定娘那裏看看她在做什麼?讓她換好衣服,隨我去見貴客。”

又問小廝:“其他人可都準備好了?”

陸氏便說:“早便妥當了,都在廳中候著呢。若不是皇子先休息,剛才便都見了。”

不知什麼原因,陸氏自生了窈窈後,肚皮便一直沒動靜。待到庶子都出來兩個了,她沒辦法,一咬牙便把貼身丫鬟開了臉,讓王溫舒收用。

這丫鬟也爭氣,第一胎便得了大胖小子。待養到一歲,離了乳,拿了賞銀自請去鄉下莊子頤養。

男娃則被陸氏認在膝下,便是王溫舒的嫡子,今年隻得五歲。

陸氏雖然疼愛嫡子,不過日常裏反而更偏寵女兒些,王溫舒知她心結,便也對窈窈格外用心。闔府上下男孩女孩都越不過她去,反倒把這女孩兒寵得越發膽大包天。

原本貴客臨門,三位公子便都候在偏廳,等著時機到了,由父親為皇親引見留個印象。

誰知八皇子從淮安府出來,便中了暑氣,王溫舒趕忙先讓三人到府宅裏休息。又請了大夫瞧過,委實是旅途勞頓所致。

不過八皇子雖然體虛,其他兩位可都還好。

這不,待幾人梳洗畢了,王溫舒便要帶家眷拜見一下,全了禮節。

總督大人等著女兒過來,看到發妻似有所思,便問:“在想什麼?”

陸氏搖搖頭:“窈窈那事,我曾覺得不過是和尚討個賞錢,不想現在來看,倒真有幾分機緣。”

陸氏說的這事,便是她遲遲懷不上孩子,曾去能仁教寺算過命。

那寺廟便在淮安城外東北處,始建於南朝,距今已有幾百年曆史。在李朝曾叫過福業院,前朝時又曰報國院,衛祖時也曾喚作承天院,可見頗有些氣候。是衛帝登基後,才又改稱能仁教寺。

這些年總督府在寺廟捐錙頗多,彼時方丈說,有一位大能遊僧正在寺裏掛單。

那僧人給陸氏相麵後言說,她生的女兒命格極貴,而她福氣未夠,所以才再懷不上。

雖然陸氏那時將信將疑,不過卻也促使她下定決心讓王溫舒收用丫鬟。後來又過了這許多年,果然仍未懷過。

彼時陸氏覺得自家女兒和皇親國戚扯不上關係。

便是今日裏皇親要來,也是家中幾個公子哥能見,哪裏巴巴地把女兒特意引見去的。

可這八皇子一暈,已經住在主人家裏,主人帶家眷去拜會便十分合理了。是以陸氏這會兒,才覺得此事十分玄妙。

王溫舒微微一笑,待要說什麼,門外已傳來了女兒窈窈的聲音。

“爹!娘1王定娘個頭高挑,身姿輕盈,又因家中並不拘束,生得十分活潑。往日站在一眾女孩兒間,仿若仙鶴起舞,將飛未飛,其他女兒家皆不如矣。有如此姿容,也難怪得王溫舒喜愛。

王定娘此刻已把外出時的男子妝容洗去,仔細描了眉,抿了口脂,又輕擦了些腮紅。

如此便得讚“眉將柳爭綠,麵共桃競紅”。(注1)

不同於江南一眾西子捧心般婉約的女娘,而是屬於怒放芙蓉一般明豔的美人兒。

公子們也都到了,王溫舒便起身,帶著家人去拜訪貴客。

首先去的必是居三屋正中的皇長孫衛承卓之處,衛承卓乃是當今太子嫡子,衛帝真龍之孫。不同於八皇子實在體弱,衛承卓路上不願意趕路那純粹是覺得疲累,逃避罷了。原本他身材肥碩,還不堪看,因得這次旅程,倒清減不少,反而健康許多。

衛帝及子孫皆高大,把這衛承卓皮相又抬了幾分。

王溫舒拜見過皇孫,又為家人引薦。衛承卓牢記貴妃吩咐,對總督和陸氏禮貌有加,主賓皆宜,相談甚歡。

王溫舒又為皇孫引薦長女、嫡子、庶子,衛承卓定睛看去,隻見一初笄女子,娉娉嫋嫋向他行萬福之禮。待那女娘抬頭,恰似柳搖花笑,韶顏稚齒,美豔大方。

衛承卓哪還顧得上看嫡子庶子,口中隻嗯啊應著,眼卻一直在定娘臉上打轉。

總督大人此來還有一事要說,便是晚上在船上定了酒宴,給三位皇親接風洗塵。

衛承卓自然滿口答應。

待退出房來,王溫舒和陸氏對望,麵上皆有喜色。倒是窈窈撇撇嘴,似是不悅。不過女兒親事,都是父母做主,此刻父母顧不上問她意見,便要去往賀侯爺處拜會。

賀羽安乃是賀王爺三子,但王溫舒對家人提點過,對此人需得比對衛承卓還要小心些,隻因其深得帝寵。不過寵雖寵矣,要此人做女婿,當然還是皇長孫之妃更好些。然而當王總督家眷見過賀羽安真人之後,心思可就不那麼堅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