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市場和網上兩個路徑都嚐試了,沒有結果,那就隻剩下最後的兩個路徑了。
一個是問其他人詢問。
但方總叮囑了這事不能對外聲張,那這個路徑還沒有開始走,就直接消滅在路頭上了。
最後一個就是去其他的建築公司或者建築審理處挖人了,反正方總也沒說找這樣的人幹什麼,再加上新公司也注冊了,也就是說論公論私,都是需要這方麵的人才的。
就這麼辦吧。
把地麵上做房地產非常出名的公司都給羅列了出來,一個個的看過去,再上網一個個的搜索這些公司的名字,最後一大堆的鏈接出現在眼前,猶如刷瀑布一般的一個個點開去看。
還有很多幹脆是認為製作的木馬,點開了就跟著連鎖反應般打開了十幾個子菜單窗口。
反應都來不及,屏幕上就全部感染了。
氣的梅英霜又是一通罵,還得查殺木馬,嘴裏罵罵咧咧的也不知道禿嚕什麼。
最後還是被她給掌握了一批人的聯係方式,又逐個打電話過去詢問對方的意圖。
梅英霜對房地產公司這一行不熟,甚至可以說一無所知,當然也就不知道對方的待遇了,她說了一個自我覺得挺厚重的待遇,但很多人一聽待遇的數字,都是鳥都不鳥就第一時間掛了電話。
隻有一個老頭子,說自己已經從公司裏退休了,目前正閑賦在家裏,當梅英霜給打過去時,他可能是閑著沒事幹了,亦或者太孤獨了,終於有個可以傾訴的對象了,就吐露出了很多業內的內幕來,其中就有他們這一層人的待遇問題。
梅英霜這才明白過來,感情自己覺得不錯的待遇還是把他們給看低了,也說明自己並不了解他們這一個行當,那所謂的新建築公司也就不值得探求了,說不定就是耍著他們玩的。
這老頭說他已經是退休的了,也過了就業的年紀,不過可以答應當他們公司的顧問。
對於這個折中的辦法,梅英霜還是欣喜的答應下來,沒急著談待遇的問題,隻告訴對方,如果老板滿意了,隨便怎麼談別的。
之後梅英霜就把這個老頭的資料傳給了方浩偉一份,順便給方浩偉說人找到了,就是不知道滿不滿意。
已經過去三天了,每天都很糾結的對著滿紙麵的專業術語發愁,也去新華書店裏好幾趟了,每一回回來都抱著一大摞的專業書籍,但是很對不住,有些東西不是有書本就能夠看明白的,沒有個老師教,自學成才的幾率真是太小了。
一聽梅英霜說給找到人了。
在聽她說了對方的情況,方浩偉就非常滿意,自己這個房地產公司還指不定能開多久,馬德邦會給自己幾個項目工程?
這都他媽不確定的事,有個行業裏退休的老頭來給自己做顧問是再好不過了。
正式招聘人家還真不好說我這個公司就隻做這一個項目工程的話,估計這話說出來,人家也不一定會吐露自己的所學啊。
懷揣著最虔誠的態度,方浩偉抱著打印出來的看不懂的資料就踏上了尋求解惑的道路。
老頭家也在博城,不過住的地方是平民式的小區,也就是一般的小區,房子看起來有些老舊了,擔著並不礙著方浩偉尋求解惑的心。
“蹬蹬蹬”
他敲了防盜門,直到裏邊有人回應,他就開口問:“馬老在家嗎?我是專程過來拜訪的紅星置業方浩偉,叨擾了。”
很奇怪,或者說很巧合,這個老頭也姓馬,方浩偉心裏就這個問題沒少腹誹了,該不會和馬德邦那貨是一路的吧,可話說回來,這天底下億萬人民,就那麼幾百個姓,重複了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再說真有莫名關係的巧合率也忒低了點兒。
當然,要是真有關係,那方某人也認了。
很快,一張滿頭白發披散下護著的滿是皺紋的老臉出現在了打開的防盜門敞口裏,看著他,方浩偉總覺得有種熟悉的感覺。
心裏莫名的有種不好的感覺,該不會真就那麼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