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購房客’的風波依然在繼續,而且大有越來越大的趨勢,很多人都加入到了對這一起‘神秘購房’事件的討論之中,很多新聞媒體、報社、網站、論壇也都開始紛紛討論起來。
就像那句話說的,這年頭,有個話題都能被炒上天去。
‘神秘購房客’‘疑似毛頭小子’‘一次性購買兩套大麵積居住房屋’等等類似的條文、主題被渲染起來,而與此同時,新奧城市之家也開始進入了大部分人們的視線之中。
很多正準備買房的卻躊躇不定的,或者已經買了房子卻還想再另外購置一套的,在電視中、新聞報紙上、媒體宣傳中看到了新奧城市之家的房子確實不錯,繼而又通過其他方麵了解了這一片小區的開發商,樓盤情況、價位等等,便開始了呼啦一擁而上的勁頭。
這一天早上,博城晚報房地產版塊實習記者楊娟早早的來到了新奧城市之家售樓處,從現下被熱炒起來的風波中,對各種新聞線索都無比敏感的楊娟第一時間就嗅到了這裏邊的新聞價值,如此,她做了一份詳細的計劃申請書,就這個新聞的出發點,熱點以及以後的跟蹤報道渲染點都做了大量的文章,趁著興奮頭上,晚上就打電話發給了總編輯,而後在總編審查沒有半個小時,就給她回過了電話,說是讓她全力跟蹤這個新聞,務必要追查出這個‘神秘購房客’背後的故事,有可能的話,最好是搞清楚這裏邊是不是有什麼‘潛規則’,總編還祝福她必要的時候,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出了什麼事情,有報社給她背後撐腰。
楊娟便信心滿滿起來,其實,這一些對她來說都無所謂,最主要的是,總編在快要掛電話的時候告訴她,隻要把這個報道給做好了,她的實習記者稱謂上將會去掉‘實習’兩個字,而這,才是楊娟最期待的。
無獨有偶,海東晨報社駐博城分報社房地產版塊記者王陽明也從這一次風波裏嗅到了大新聞,憑借著他多年來在地產板塊這一方麵的經驗,覺得發生在新奧城市之家的這一次‘購房風波’絕對是有炒作主題的,甚至操作的好了,他可以就這次風波做一期係列報道,乃至於……
美美的想了一番,王陽明又狠狠的攥緊了拳頭“幹了,操蛋的”
如此,在新的一天到來,王陽明到報社快速報道之後,就帶著自己的快速錄音筆,記事本,小肩包、相機等等必備工作物件跑了出來,他準備直接開報社的車去新奧城市之家小區轉一轉,看看是不是能抓捕一些對這一新聞有價值的證據,同時也悄悄的勘探一下新奧城市之家的房子是不是真有什麼可喜之處,也便於後續跟蹤報道時,好於新奧城市之家的開發商就下一步‘潛規則’問題進行談判。
而這,都是作為一名老牌記者所必備的素質。
就在他要出門的時候,主編叫住了他,讓他帶一個新員工過去,也就是俗稱的帶新人。
王陽明是無所謂,他帶過的新人多了,今天來一個、明天來一雙的,可問題是很多人都對這一行當摸不著頭腦,再加上為期兩年的低薪收入,很多人都熬不住,走了,也隻有類似他這種萬金油的老人活得是相當滋潤。
而無巧不巧的,他帶的新人就是張旭。
“王哥,我剛來,以後請多多關照”張旭好歹也是上過了大學的,這基本的禮節、客套話總會說兩句。
王陽明不陰不陽的哼哼了兩聲,開著車,打開了音樂,一手《大海》聽的激情昂揚,哼道盡興的地方,還會扯開破鑼嗓子,高聲呐喊……
根據他之前製定好的計劃,先在小區裏開車兜了一圈,順帶著詢問了幾個人,問的問題也大都是關於這個小區本身存在的問題,利弊皆有,有戒備心強的,聽他們問這個就遠遠的離開了,有喜好多嘴的,聽他們一問,說起話來那就帶勁了,什麼小區裏住了什麼人,有誰家的媳婦不檢點,有誰家又招那個什麼什麼的……
一口氣忙完這些,王陽明又帶著張旭去了新奧城市之家的售樓處,在去的路上,他還不忘問張勳一句學到了什麼,覺得有什麼問題。
張旭自然是學不到什麼東西,就看到王陽明胡扯八扯的和很多人說了話,問了很多問題,可具體能有什麼用,他以前沒幹過這個,卻是不能夠一把就抓住其中的重點。
在王陽明問他的時候,張旭總是謙虛的說“還行,還行,跟著王哥準能學到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