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從鳳凰街的36號監控攝像頭到37號監控攝像頭之間隻有兩個進入自建房片區的巷子口,但是誰也不能保證,出租車進入巷子口後,就在這一片行駛。
所以,整個鳳凰山街自建房片區都要納入調查範圍。
而這裏的住戶有一萬七千多戶。
三百人聽著不少,平均下來,每個偵緝員要排查五十戶左右,才能全部摸排一圈。
當然,也不是一萬七千多戶全部排查到位,偵緝員隻是重點排查房子外麵有攝像頭的住戶。
一個晚上下來,基本情況也都摸清楚了。
3298戶!
整個片區裏,有3298戶安裝了各種各樣的攝像頭。
這裏麵,個人家安轉的比較少。
主要是自建房片區裏麵沿街的商鋪裝的多一些。
其中大概百分之八十都是商鋪裝的攝像頭。
案發第二天中午,所有偵緝員全部將自己搜查到的錄像資料拷貝完成。
但是,接下來才是最麻煩的工作。
那就是看視頻。
昨天淩晨3點08分到4點30分之間的視頻資料。
3298戶,每戶一個半小時的視頻……
加起來就是三千多小時的視頻總時長……
劉青山請沈市偵緝隊那邊專門申請了博覽中心的使用權。
三百多人全部集中在這看視頻。
為什麼集中,就是為了提高大家的注意力。
分開看的話,沒有氛圍,很容易錯過重要的信息。
而最關鍵的可能就是監控中的一閃而逝的一秒鍾畫麵。
三百多人,每人分派十個視頻。
全看一遍,十個半小時後才能出結果。
這個時候,大家急需的物資有兩個。
泡麵和眼藥水。
昨天案情分析會結束之後,這些人可就撒出去了,到現在還沒吃上飯呢。
當然不能餓著肚子幹活,先吃飽再說。
然後就是眼藥水了,一人兩瓶。
這個時候就凸顯出天眼係統的重要性了。
這才僅僅是一個自建房片區的監控錄像,整個沈市呢?
如果沒有天眼係統,別說其他的,及時尋找李岩鬆的出租車在鳳凰街最後出現的這段視頻,整個沈市偵緝隊所有人全上,估計沒有一兩個月都搞不定。
而就在眾人吃飽喝足準備開動的時候,所有人接到了一個消息。
在關注出租車的同時,要找一個身高一米六八到一米七之間,體型偏瘦,五十歲左右的一名男子。
男子最大的特征,左腳有點跛足。
***************
從昨天晚上11點多拿到鞋印照片開始,直到今天中午,陳言十幾個小時沒有休息。
而交給劉青山的嫌疑人特征,就是陳言這十幾個小時的勞動成果。
是的,陳言關於犯罪嫌疑人的足跡分析有了很不錯的結果。
陳言首先確定的是嫌疑人的身高範圍。
足跡分析的確定,是要有一個突破點位的。
一般來說身高體重是足跡分析當中最重要的固定分析點位。
隻要能夠比較準確的確定一種,其他信息根據鞋印的數據測量,就能夠測算出來。
陳言最先確定的點位是嫌疑人的身高。
這一點是根據鞋印足弓的長度和出租車駕駛座位調整的角度共同確定的。
根據足弓骨骼的大小和角度,確實能夠推論所有者的身高,但是如果沒有其他參照的情況下,是非常困難的,而且誤差比較大。
原因就是,測量的準確性和鞋印的清晰度還有就是不同鞋子留下的鞋印也會帶來誤差。
根據現場的鞋印紋理可以分析出嫌疑人所穿的鞋子是運動鞋。
這種鞋子相對於皮鞋來講,留下的鞋印更加清晰,反映出來的數據也更加準確。
但是因為足弓骨的長度和身高的比例是非常嚴格的,差上一毫米,身高都有幾厘米的變化。
而且,運動鞋雖然留下的腳印比較清晰,但是那也是相對皮鞋而言。
和真正的足印還是不一樣的。
所以,在測量上是有誤差的。
但是結合嫌疑人調整駕駛位座椅的角度,陳言就能相對精確的判斷出嫌疑人的身高。
死者李岩鬆的身高是一米七五,但是凶手在調整座椅後,李岩鬆的膝蓋竟然頂在了方向盤下方的操作台。
這就說明嫌疑人的身高肯定比李岩鬆要矮。
綜合來看,應該在一米七以下。
而從足弓測量數據推斷,凶手的身高最低在1米68左右。
所以,綜合起來能夠比較精確的判斷出,死者的身高在1米68至1米7之間。
這個數據,應該說已經是非常精準了。
結合身高,配合鞋印的測量數據,可以判斷出凶手體型偏瘦,大概在60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