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死者死後的位置分布,可以判斷。”

“四人用餐的時候,1號死者和2號死者緊挨著,3好死者和4號死者緊挨著。”

“可是,1號死者和4號死者中間的距離,有些過大。”

“在這個位置,”陳言指向1號死者王田智和4號死者於玲慧中間的位置:“這裏原本應該也有一套餐具。”

“也就是說,在案發現場,昨天一起吃飯的還有第五個人。”

“但是,這個人當時使用的餐具消失,坐的椅子也收了起來。”

“所以,很大可能,這個人就是凶手!”

“第一,”陳言看向李雲:“李隊長,你安排人,全麵排查自建房附近的監控視頻。”

“同時排查四名死者的社交關係。”

“第二,”陳言看向劉青山:“劉隊長,我們雖然在現場,發現了四人實施盜竊的一些證據。”

“但是,並沒有發現被盜贓物。”

“那就說明,要麼四個人在實施盜竊後,藏匿了贓物,要麼就是被凶手轉移。”

“總之不可能憑空消失。”

“你和李隊長配合,重點調查四人生前軌跡,使用車輛,或者是否還有其他租房信息。”

……

半個小時後,所有工作安排結束。

陳言叫上張朝陽。

“朝陽,跟我去一趟俊發傳媒展覽公司。”

俊發傳媒展覽?

張朝陽微微一愣,一時間沒有想起這個名字。

“俊發傳媒展覽公司?”

“陳隊,這是什麼地方,怎麼聽著有些耳熟……”

“當然耳熟,這是吳凱越工作的公司。”

在案發現場,陳言不僅僅發現了第五個人的存在。

也不僅僅發現了氰化物的味道。

更不僅僅發現了四人的作案工具。

在案發現場,陳言竟然還發現了一個有些熟悉的氣味。

隻是,這種氣味很淡。

似乎是屬於某個人的私人物品,曾經出現過在案發現場一樣。

而非那個人到過那。

當然,這些線索,雖然不能作為證據。

但是,卻能為陳言指引破案方向。

俊發傳媒展覽公司。

在吳凱越的辦公室,陳言和張朝陽見到了這個衣著考究,氣質不凡的男人。

關於吳凱越,陳言和張朝陽對他的了解不多。

但是,這要看跟誰比。

比如和吳凱越的妻子胡月菲比,陳言他們掌握的情況可能更多一些。

畢竟,吳凱越的私生子,已經兩歲了。

可是,胡月菲竟然一點都沒有察覺。

更有意思的是,這個孩子和孩子的母親,就住在吳凱越和胡月菲買的房子裏。

一個能讓自己的情婦,租住在自己買的房子內的男人,能是什麼簡單人物?

關鍵是,他老婆還不知道這件事。

更關鍵的是,還隱瞞了至少兩年。

“吳先生你好,我們又見麵了。”

陳言微微抽動鼻息,再次確認。

四名盜匪死亡現場,確實出現過屬於吳凱越的氣味。

真相,有的時候,往往就在眼前。

一切不可能,都不過是遮掩真相的迷霧。

一旦剝開,是人是鬼,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