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四人在自燃的時候,沒有大聲吼叫,也沒有倒地滅火。”
“因為,這四人在自燃的時候,就已經被電擊死死亡了。”
陳言沒有安排工作,而是看向秦怡君:“報告中的金屬粉末,是什麼東西?”
“這個已經化驗過了,是鋁粉和鐵粉……”
鋁粉和鐵粉?
李偉等人死亡的現場,也發現了一些金屬碎屑。
這些東西,眾人原本以為是雨傘的傘骨被燒化後,遺留下來的。
但是,為什麼會是鋁粉、鐵粉呢?
金屬遇到高溫融化,遇冷凝結後,形成的應該是碎屑或者碎珠……
而不應該粉狀物。
正在眾人疑惑的時候,化驗室那邊傳來了好消息。
“陳隊,張隊,鞋子和雨傘的分解已經完成,有重大發現!”
負責這方麵工作的偵緝員,一臉興奮。
“我們找到死者為什麼能夠自燃了!”
會議桌上,是拆解後的雨傘和鞋子。
“陳隊,這個鞋子,確實有問題。”
原來,這個鞋子的鞋跟裏邊,被植入了一種特殊裝置。
是一種自製的放電裝置。”
這玩意,雖然產生的電量比較小,但是,這個裝置的瞬間電壓可以高達10萬伏!
10萬伏特的電壓,一旦被人體接觸,在瞬間就能置人於死地。
高壓電擊,36伏特以上,就是危險電壓。
家用的220伏特電壓,一旦觸電後,無法短時間脫離,就會有生命危險。
而10萬伏特的電壓,如果時間持續長一點,人都能直接飛灰。
“雨傘的上骨架,是特別製作的。”
“裏邊的東西是鋁粉和一些催化物質。”
催化物質?
陳言上前查看,微微皺眉:“難道是……鋁熱反應?”
聽到負責化驗的偵緝員說催化物質,陳言立馬想起了高中學過的,鐵的氧化還原。
具體的方程式和化學反應雖然已經忘了,但是,陳言對這個名詞還是有印象的。
怪不得,宋鵬程的屍體上有鐵粉和鋁粉。
原來是這麼回事。
“陳隊,您說的不錯,就是鋁熱反應。”
“凶手非常厲害,他把鋁熱劑儲存在傘骨架中,而且還內置了電子裝置。”
“我們進行過測試,這種裝置和鞋子中的高壓電裝置有感應係統。”
“一旦檢測到下雨,雨傘和鞋子又在一定距離內,就會引發鋁熱劑爆燃!”
“而鋁熱劑燃燒的溫度,可達3000攝氏度以上,在這個溫度下,人體碳化,也就是幾分鍾的事情。”
“而且,這種化學反應還有自延伸效應,就是一旦發生,靠著本身化學反應釋放的熱量,就能繼續進行反應,直到反應結束。”
“而雨水,在這個過程中,不可能終止這種高熱的化學反應,甚至會被高溫分解成氫氣和氧氣,最終助燃……”
負責化驗的偵緝員,給專案組上了一堂化學課。
雖然很多人聽不懂,但是,最終結果眾人明白了。
凶手通過鞋子中的高電壓裝置,先一步讓受害者死亡,從而無法掙紮,也無法呼救。
之後,雨傘中的鋁熱劑同步爆燃,在瞬間爆發出三千攝氏度的高溫,將屍體燃燒成灰燼。
從而,形成了,這種看似人體自燃的效果。
果然,世界上沒有詭異,隻不過是知識不夠,想不到而已。
陳言雖然猜到了對方的這種手段,但是具體方法,他還是真不知道。
高壓電是物理學,鋁熱反應是化學……
而這兩點,陳言都不太擅長。
“陳隊,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
陳言看向問話的張耀明:“等!”
“我們現在能做的隻有等。”
“等蘭峰小組查詢完兩件事,我需要確認一些東西……”
……
28日上午7點。
消息傳來。
昨天晚上,開完會後,蘭峰就直接奔赴現場了。
一晚上沒合眼。
訊問室外。
夕陽紅養老院辦公室主任,李風田,在接受蘭峰的詢問。
“吳院長辦公室的要是,除了他本人,就隻有我有了。”
“我每天早上都會提前去養老院,給吳院長打掃辦公室。”
“你親自打掃?”
“是啊,都是我親自打掃……”
“哦對了,前一段時間,除了我,還有一個小夥子,是我們養老院的誌願者,他去養老院也比較早,幫我幹過幾天活。”
誌願者,打掃院長辦公室?
陳言通過監控室內的話筒:“蘭峰,問問他這個誌願者的情況。”
監控室內。
“這個誌願者叫什麼名字,多大了,現在還在你們養老院嗎?”
李風田點點頭:“這個誌願者叫董淩雲,20多歲……”
“一直我們養老院,不過,這小夥子是每周來三次,星期一星期三和星期五這幾天來,平時不在的。”
董淩雲?
蘭峰聽到李風田說出這個名字,心中突然一動。
交代身邊的同事繼續,蘭峰先一步離開。
隔壁監控室。
蘭峰一臉凝重:“陳隊,有一個意外發現。”
……
投影打開。
“這個人,叫董德軍,是李偉的同事,也在殯儀館工作。”
“您讓我一直跟蹤的,關於舉報李偉大煉活人的事情,這兩天進展緩慢。”
“董德軍對當年的事情,說的比較隱晦,一直不怎麼配合我們的工作。”
“所以,我們著重對董德軍的個人信息,進行了調查……”
“結果,這個董德軍,雖然已經54歲,但是並沒有結婚,而是在十年前,領養了一個孩子,”
領養了一個孩子?
陳言看向蘭峰:“這個孩子……就是李風田口中說的那個誌願者……董淩雲?”
蘭峰點點頭:“對,那個孩子是叫董淩雲,但是,我不去確定是不是李風田嘴裏說的那個董淩雲。”
不確定,那就查!
徹查。
“立即傳喚董德軍、董淩雲。”
陳言最終拍板:“同時,查清楚董德軍領養董淩雲的詳細資料。”
“董淩雲的親生父親是誰,當年為什麼被領養,這些年在哪,做什麼工作,我要董淩雲的一切信息。”
蘭峰重重的點頭。
這個信息,非常關鍵。
李偉、程萍萍和吳建國三人之間,已經明確,沒有任何關聯。
但是,他們卻都死了。
凶手為什麼要殺三個毫無關聯的人?
而且是精心策劃這麼久。
所以,背後一定有眾人不知道的原因。
而現在,董淩雲是唯一一個,可能把吳建國、李偉聯係在一起的人。
有目標,查這些基礎資料很迅速。
董淩雲,原名王淩雲。
十年前,被董德軍收養。
當年,董淩雲14歲。
至於董淩雲父母,在董淩雲7歲時候,死於車禍。
後來,董淩雲就跟著爺爺王思德生活。
隻是,天要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王思德在董淩雲13歲的時候,得了腦癱,生活不能自理。
而董淩雲因為要上學,也沒辦法時刻照顧老爺子。
好在,王思德有點積蓄,還有董淩雲親生父母車禍後,有一些賠償金,董淩雲把老人送到了養老院。
隻是,一年後,老人因為燒傷,住進了醫院,最後不治身亡。
……
審訊室。
陳言在親自審訊董德軍。
“董德軍,能說說當年,你為什麼舉報李偉大煉活人嗎?”
“當年的事情,是一場誤會,我當年都已經被處分了,那些事早都忘了……”
忘了?
你真的忘了,會在每次喝酒後,叫嚷著冤枉?
不過,到了現在,已經不是董德軍說不說,配合不配合的問題了。
王思德老人當年的事情,為今天的一切埋下了伏筆。
“董德軍,我們既然把你叫來,就是知道了當年的事情。”
“十年前,你收養了董淩雲。”
“而董淩雲的爺爺,王思德的事情,你應該比誰都清楚吧?”
董德軍此刻,霍然抬頭,臉色已經鐵青。
陳言一切看在眼裏,口中沒有停頓:“十年前,王思德換上了腦癱,被13歲的董淩雲,送去了夕陽紅養老院。”
“而這個養老院的院長,叫做吳建國,這個名字你熟悉嗎?”
“王思德當年在養老院,由於護理人員照顧不周,導致床鋪電熱毯起火,大麵積燒傷。”
“然後,被養老院送進了第一醫院燒傷科,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我查了當年的記錄,燒傷科,負責護理王思德的護士,叫做陳萍萍……”
“這個名字,你也熟悉吧。”
“當天晚上,王思德的遺體就被送到了殯儀館。”
“當天你是和李偉值班,按照流程,你負責查看王思德的死亡證明,還要給老人換衣服。”
“可是,李偉當時喝了酒,直接就把老人推進了焚屍爐……”
“董德軍,我說的都對嗎?”
董德軍,此刻長長吐出一口氣。
“當年的事情,我非常肯定,王思德真的沒死!”
董德軍交代了一切。
“當年,陳萍萍因為家裏兒子發燒,臨時回家接孩子到第一醫院。”
“可是,她忘了給王思德換氧氣瓶。”
“等她回來的時候,王思德因為缺氧,應該是昏死過去了。”
“而陳萍萍,當時害怕擔責任,並沒有仔細檢查,直接彙報王思德身亡……”
“然後,屍體就送來了殯儀館。”
“但是,在我檢查的時候,老人已經有些緩過來了,手指都能動了……”
“他肯定是沒死的,可是李偉不聽,他喝多了,直接把人推進了焚屍爐……”
……
當年的事情,根據董德軍交代,他雖然進行了舉報,但是人已經火化了,什麼證據都沒有。
死亡證明在哪擺著,僅僅憑董德軍一句話,怎麼可能判定李偉大煉活人?
更何況,還是涉及到第一醫院的醫生、護士,還有殯儀館的人。
所以,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所有人都覺得不可能,董淩雲卻相信董德軍的話。
14歲的董淩雲,已經明事理。
本來和爺爺相依為命,不舍分離的董淩雲,顯然更願意相信董德軍的話。
更何況,這些年,董德軍隻要喝醉,一定會說起這件事。
可想而知,在董淩雲心裏,肯定是覺得,夕陽紅養老院、第一醫院、殯儀館的人,害死了他爺爺。
而且,當年夕陽紅養老院,因為失誤導致王思德燒傷,那是不爭的事實。
隻不過,當年的護工,在7年前就心梗去世了。
董淩雲想要報複,也不可能了。
但是,吳建國還活著。
作為夕陽紅養老院的院長,董淩雲自然把複仇的目光放在了他身上。
另一件審訊室。
董淩雲麵對陳言,非常坦然。
“你們既然能找到我,應該已經知道了當年的事了吧?”
陳言點點頭。
不僅如此,蘭峰第一時間組織偵緝員,已經對董德軍和董淩雲的住所進行了搜查。
當陳言看到蘭峰帶回來的東西時,都被驚呆了。
十年!
整整十年。
董淩雲從被董德軍領養開始,就開始策劃這起一切。
上學的時候,董淩雲每放學後,都要在李偉、陳萍萍或者吳建國家門口轉一轉。
後來,董淩雲長大後,就開始謀劃這場行動。
修鞋的自行車、製作鋁熱劑的材料還有高壓放電裝置,所有的東西,都在董淩雲家裏找到了。
陳言點點頭。
憑借這些,其實已經能夠給董淩雲定罪。
但是,陳言還是想看看這個人。
“值得嗎?”
嗬嗬。
哈哈!
董淩雲大笑:“你說值不值得?”
臉上的表情如厲鬼!
“我爺爺,本來還有救的!”
“可是,卻被活活燒死!”
“你說,他們該不該死?”
“所以,你要用自燃的方式,結束他們的生命?”
“不錯,要不是為了試驗成功這種死法,我早就殺了他們……”
“我要讓他們,也嚐一嚐,被燒死是什麼滋味?”
陳言走了。
他沒有問董淩雲,如果董德軍當年看錯了怎麼辦。
如果當年,王思德真的死了,一切都是董德軍誤判怎麼辦。
因為沒有必要。
吳建國管理的養老院有問題是真的。
陳萍萍當年護理不周,導致老人缺氧也是真的。
李偉……當日酒後上崗,也是真的。
就像當年,所有人都認為王思德已經死了。
但是,董德軍不信。
董淩雲也不信。
這就夠了。
任何一樁仇恨死亡背後,隱藏的,都是一出悲劇。
雪崩之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