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入腐門十幾年了,第一次在晉江寫文,希望太太們多多支持!
第一章百姓有難
昆侖山上鬱莽莽,雲霧繚繞玉虛藏。
純陽觀裏香火旺,來來往往保生蒼。
“師父,五裏村的李員外有事相求。”純陽觀的廂房外,有一個白淨的小生在敲門。小生二十出頭,有一絲青澀和不自在。身著一身灰藍色道袍,一根白玉簪顯得他格外清俊。
沒過多久,房門就開了,出來一位麵善的長者,看樣子約莫四五十歲,黑白相間的胡子和頭發,一根木簪把頭發盤的整整齊齊。
老者整理了一下拂塵,就徑直向小生來的方向去了。
小生跟在他後麵,
“決明子,今日有多少香火了?”老者一邊往前走,一邊問道。
“已有十五兩三錢。”這個名叫決明子的小生回答道。
老者眯了一下眼,便不再說什麼了。
大腹便便的李員外一看老者來了,便立馬坐了起來,
“張道長誒,張仙人,您快救救我吧!”李員外一臉的愁容,看到道長仿佛見到了救命恩人一樣。
這位道長就是方圓百裏最有名的張永真張道長,他一開始是不受百姓的香火的,可是自從他為山下的百姓降妖除魔,純陽觀裏的人便開始絡繹不絕。香火也開始越來越旺。
“不知李員外如此著急,所為何事啊?”張道長卻是一臉的從容,不慌不忙的坐下,慢條斯理的問道。
“昨日,我碰到一個江湖郎中,他掐指一算,說我活不過三個月,這可怎麼辦啊?我還不想死啊。”李員外說著,好像馬上要哭了一樣。
“一個江湖郎中,怕是看中您的錢財,區區一句話,何必掛記?”張道長淡淡的說道。
決明子覺得這個李員外真是該死,平日裏欺壓百姓,作惡多端,這樣的人死不足惜。他一直在師父後麵,也沒吭聲。
最後,師父給他幾道符,便讓他離開了。
純陽觀裏隻有決明子和張永真兩個人,本來張永真有個兒子——張純陽,也就是決明子的師兄。
有一次在張永真除妖的時候,純陽不幸被妖所傷,盡管張永真竭盡全力救他,最終還是沒有把純陽救活。從此,道觀就叫純陽觀。決明子也成為張永真最後一個徒弟,久而久之,張永真把自己的本領也悉數交給了決明子。
由於純陽觀坐落在昆侖山的半山腰,平日裏還算清淨,不妨礙師徒二人打坐修煉。
張道長發覺,自從李員外來後,足有三個月,道觀裏幾乎沒人來過了。他很是疑惑,倒不是擔心香火的問題,他擔心是不是百姓遭遇了什麼不測。
張道長讓決明子下山看到底怎麼回事,決明子下山後才發現,土地已經幹的裂開了,百姓們一個個骨瘦如柴,哀鴻遍野。五裏村周圍沒有一點綠色,全部是黑黃的土地。
決明子立馬上山把情況告訴給了師父,張道長聽完後,一臉的惆悵,
“如果再不降雨,百姓們必遭大難。”決明子一臉擔憂的說道。
“他們生存靠的是土地,如今顆粒無收,的確是大難。”張道長捋著胡子說道。
“師父就沒有辦法嗎?”決明子問道。
“有是有,隻是這行雲布雨之事,本是玉帝降旨,龍王實施。若私自降雨,便是違背天條,是要遭天譴的。”張道長一邊踱步,一邊唉聲歎氣。
決明子聽了以後,沒再說什麼,隻是看著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