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夏芍都交給劉板旺去談,而她則接到了兩個電話。
電話是戚宸和李卿宇打來的,兩個人語氣不同,意思都一個樣——這麼重要的新聞發布會,怎麼不請我?
夏芍隻是一笑,“新聞發布會而已,網站有三個月的試運營期。三個月後舉行華夏娛樂傳媒的落成禮,到時候必請!”
三個月後,那自然是夏芍高考結束後了。她把時間安排得剛剛好,什麼都在計算中。
而正如她的計算一般,新聞發布會之後,華夏集團進入傳媒行業,開創網絡傳媒先鋒,創辦華樂網的事,又如曉夜春風,生機勃勃。
夏芍回到學校,自然收到了聖耶女中學生們熱切的目光!就連計算機課上,外教都將華樂網當做社會實例來講,有的女生幹脆興致勃勃地跑來問夏芍,一起上華樂網去嚐試著注冊用戶,體驗網站的樂趣。
年輕人對新事物總是懷著好奇的心,且接受度很高。這些事根本就不用學,自己琢磨兩下就會操作,因此華樂網一時在香港的年輕人中風靡了。
同時,網站也在內地刮起了一陣風!
自從華夏集團在香港地產界大幹了一場之後,內地方麵就很注意其在香港的動作了。新聞實事向來傳得快,且網絡上的東西,盡管這年頭還不是太普及,但華夏慈善基金會裏卻是有電腦的。
這件事還是常搗鼓電腦的公司經理告訴夏誌元的,夏誌元打開網站一看,果然在裏麵看見了女兒!
那是在網站最醒目的新聞時事板塊,有夏芍專門為華樂網做的宣傳講說,她穿著件白色的小西裝,像平時在家裏時的模樣,卻拿著麥克風,笑眯眯地走在一間不足五十平米的屋子裏,向人講解華樂網的創辦環境和經曆,並介紹研發團隊。最後,是她換上一身正式的白色職業裝坐在闊氣的董事長辦公室裏,笑容沉穩悠然,告訴所有人,網絡時代的來臨。
內地這年頭想收到香港台不容易,因此自打夏芍去了香港,除了看報紙,一些電視上的報道,夏誌元都是看不到的。第一次在電腦上看見這麼“鮮活”的女兒,夏誌元別提有高興。他中午回家的時候,順路就買了台電腦搬回了家!
李娟正在家裏做飯,看著丈夫搬著大箱子進來,嚇了一跳。關了爐火轉出來一看,才知道是電腦。
“你買這東西幹什麼?淨亂花錢!咱倆又不會用!”李娟說道。
“會用會用!小王都教我了。這裏麵有咱閨女。”夏誌元邊說邊快速拆箱子,安電腦。
“啊?”李娟一聽,這才幫忙一起拆箱子。
等電腦安裝好了,夫妻兩人興致勃勃坐在電腦前,夏誌元才一拍腦門,“哎呀!忘了裝網線!”
夏誌元雖然人到中年,對電腦的事不怎麼靈光,但在公司裏時間久了,他也接觸了一些,最基本的事還是懂的。
李娟一心頭的熱被他澆涼了一半,在屋子裏撓心撓肝地轉,“你說你這人,沒弄好搬回來就先別跟我說,跟我說了又看不著,你這不是找著叫我難受?快打電話讓人來安……咦?我記得咱這桃源區裏是什麼都安好的吧?閨女屋裏就有台電腦,我看見她玩兒來著,不也沒見她叫人來拉什麼網線?她屋裏的那台能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