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元明廷跟他打招呼,在場很多人都要把他給忘在腦後。
他自從來了之後,除了剛開始時出過聲,半途出去提了兩個酒吧的人進來送證據,就沒再說過話。他一直站在審訊室的鐵柵欄門口,將裏麵坐著的夏芍和外麵的眾人阻隔在外。誰也別想直接接觸到她,他門神似的站在門口,審訊室裏的人越擠越多,把間屋子都快擠滿了,夏芍卻獨自坐在審訊室裏,不大的地方,倒顯得寬敞無比。擠不著,碰不著,更別提有誰會突然暴起攻擊她了。原本圈禁審訊她的地方,這會兒倒是成了她絕佳的保護地,安全得很。
而正是因為徐天胤不出聲,今天的事又是一撥接一撥,警局的人和省裏的企業家以及學者們,頭大的頭大,聲討的聲討,起先報案的三家人早就被晾去了一邊無人理會。整個屋子亂哄哄的,程誌超和趙副局忙著應付這些難纏的企業家和學者都忙不過來了,哪裏還顧得上徐天胤?
但此時聽元明廷跟他打招呼,兩人才又想起。忽覺怠慢之餘,心底又不由地倏地一抽!
剛才,元書記的話,是什麼意思?
不僅程局和趙副局聽出了不對勁,連審訊室裏三十多名企業家和學者都聽出了別的味道來。
黨政級別和軍政級別一般來說沒辦法放在一起比較,但真要較真地比較起來,其實徐天胤這個省軍區司令跟省委副書記的元明廷比,是差不多的。既然是差不多,那元明廷說出這句“省裏能改正的,一定改正”這句話,姿態就放得很低了。
這可有點不太常見啊……
有人立刻想起了關於徐天胤的傳言來。都說他可能是京城某位老人的嫡孫,這傳言一直沒被證實過,因此眾人對待徐天胤,輕易不敢得罪,但沒有證實的情況下,也不能真的就把傳言當真。
但是剛才聽元明廷這話的態度……是不是有什麼意思?
一群人都直勾勾盯著徐天胤,想弄明白他到底什麼背景!
徐天胤卻是臉上寒意不變,說話一如既往地簡潔,“她說怎麼辦,就怎麼辦。”
這話一出口,一群人豎著耳朵聽的人不免有點想翻白眼,尤其是在華夏聖誕舞會上見過徐天胤的人——知道你把夏總當寶,但你就不能說點別的?這麼多人的好奇心呐,撓心撓肝的!
元明廷也看了夏芍一眼,目光有些深意,仿佛有點驚訝徐天胤這麼以她為先,“那是自然,這點請徐司令放心。既然是我們職能部門的錯,那當然要有錯就改。老首長也曾經說過,時代不同了,黨政紀律不能不同。任何時候,國家和百姓不可欺。明廷一直深記這句話,這麼多年一直不敢忘。如果徐司令見到老首長,還請代為轉達,在青省,這樣的事情發生一件就查出一件,絕不姑息他老人家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