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七月,學校裏都放了假。
所以不僅是天氣,就連整個世界都仿佛躁動熱鬧了起來,到處都有學生打鬧歡騰的身影。
關雎就在這燥熱的時節裏,抱著孩子跟沈家回了老家,開祖祠、祭祖、上族譜,認祖歸宗。
為什麼抱著孩子呢?
因為上了族譜之後,隻要是沈家子孫,都領取沈氏集團1%的股份,這是沈家從古自今傳下來的規矩。
所以,為了多坑騙點沈家的東西,關雎把魂靈化身的小孩也給帶上了。
哦,現在已經不能魂靈、魂靈地喊他了,他現在可是個有名有姓有身份的人類幼崽。
自從管家報案之後沒找到棄嬰人,就去登記按照正常手續給收養了。
關雎當時沒去管,倒沒想到管家把那孩子登記在他的名下,在法律上成了他的兒子,叫關漠北,很符合管家取名的風格。
關雎是想著,小孩那滴真身血是他用特殊秘法給的,做他兒子也算合情合理,所以知道後也沒異議。
後來聽沈二夫人說起,沈家有股份傳子孫的規矩。但需要做親子鑒定,確認是沈家子孫才能領取。
關雎突然就好奇,他賜小孩一滴真身血,在現代生物學上會是什麼關係?
該不會,是另外一個自己?
然後,他就帶小孩去做了下親子鑒定。
沒想到的是,生物學上判斷,小孩還真的是他的親生兒子。
關雎是古怪又懵逼,就這麼多了個兒子?
而管家是震驚又崩潰,痛心疾首地譴責他:到底禍害了哪家的姑娘,非要讓他負責。
關雎仔細想了想,這孩子嚴格來說,算是賀洲“生”的。
但關雎想起賀洲那張冷肅凶橫的臉,那位“賀大姑娘”,大概是不樂意讓他負責的。
要是讓賀洲知道,他自己親自“生”出了這麼一個小孩,大概會提刀砍他滅口吧?
關雎光是想想就覺得危險,所以對管家的逼問,他是三緘其口,什麼都不說,把管家給氣得,從此看他如看渣男。
關雎:……他太冤了。
言歸正傳,這也就是他為什麼會抱著一個兩三個月大的嬰兒,跟沈家一起回到老家認祖歸宗的原因。
沈家老家是江城的,從一百多年前、上個朝代開始,就在一個叫古北村的地方發跡,從小商戶做起,後來做成了皇商,經曆了朝代更迭、熬過了炮火戰亂,依舊屹立不倒。
更是在改革開放時抓住了時機,騰風而起,躋身天子腳下、權政中心的帝京,成了赫赫有名的百年世家、頂尖豪門。
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老家古北村也變成了繁華古鎮·古北鎮。
鎮上全是沈氏一族的人,從上個朝代的縱橫九族——也就是說,當初那個人口隻有數百、人全部姓沈的村子發展下來,曆經一百多年,已經足足有五六萬人口,是個非常龐大的家族。
所以古北鎮,其實也叫沈家鎮,家家戶戶都姓沈。
而帝京沈家,就是最初皇商直屬下來的嫡係,也是沈氏家族發展最好的一脈,在家族裏有著說一不二的超然地位。
而且,還是人口最多、子孫最茂的一脈係。
這是因為,沈家有“隻要是男嗣,就可以繼承一定家業”的封建腐朽陋習。到現在,演變成沈家子孫一出生就能領取家族企業1%的股份。
但女孩子沒有,在沈家那陳舊腐朽的封建思想裏,女孩子是要嫁出去的外家人,不能繼承家業,隻用來聯姻為家族事業添磚加瓦。
所以,這導致嫁入沈家的媳婦都拚命地生孩子,尤其是男孩。
據關雎粗粗了解,就帝京沈家這一脈,當家做主的是沈老爺子,他還有三個弟弟兩個妹妹且不說,就光他自己,前後娶了三任妻子,生了六男三女九個孩子。
關雎的生父,就是沈老爺子第一任妻子生的第二個孩子,是為沈二爺。
而沈二爺又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第一胎大兒子沈昭,第二胎龍鳳胎老二沈駱、老三沈藍,老四沈言原本應該是關雎,但因為“抱錯”一事沈二爺就多了個兒子。
所以就光沈老爺子這一脈,就足有上百人口。
僧多粥少,再豪門也撐不住這麼多人分。
而且,家大人多了,家族子弟的能力品性皆良莠不齊,人心也不齊,各種爭權奪利、勾心鬥角,各自為政。
所以最近幾年,沈家已經開始走下坡路,越來越不行了。
可維持著這麼龐大的家族,又是非常費錢的事,沈家也不甘心從此沒落下去。
因此,他們才死活咬著富可敵國的關雎不放。
這次沈老爺子帶著嫡係子孫·關雎回來認祖歸宗,還是從小流落在外、又得了大造化,帶著富可敵國資產回來的子孫,沈氏全族以最大的熱情熱烈歡迎。
為了彰顯對他的看重,認祖歸宗儀式辦得非常的盛大。
開祖祠、祭拜祖先、名載族譜、當場贈送家族企業股份、大擺三天筵席……看著是比過年還要熱鬧的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