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淡淡的“曆史”風光(2 / 2)

“當然聽說過,不過,你們這裏還有地主樓這說活?”周晴跟在趙海生的身後,踩著軟綿綿的沙子往前走著問。

“嗯,沒錯,我們這裏有一種小樓,就叫地主樓。”趙海生說。

……

小半個小時之後,趙海生指著不遠處的一幢土黃色的“樓”對周晴說:

“你看,這些就是地主樓,很小的時候,那些老人就告訴我們說,這些樓都是地主們住的,後來地主被鬥之後這些樓也就沒有人住了,這麼些年過去了,這些樓沒有人照看。風吹雨打的,還是保存得很好。”趙海生說。

兩個人走到了所謂的地主樓前,打量了一下,現這種樓占地麵積都不大,四四方方,每邊也就三米左右,高倒是挺高的,一直往上,留下來的牆體都有十米八米高!

走了進去,周晴現這樓裏麵是空無一物,直通通地一直往上,頂上已經沒有了“屋頂”,從這裏看天空,真的有一種坐井觀天的感覺。

“看到那些洞沒有?原來那些地方是有木杆的,把木杆橫插在這些洞裏,再擱上板,就象我們今天的樓板一樣,就可以住人了。”趙海生指著那些牆體上的洞說。

周晴不由得伸出手去敲了敲這牆,然後驚訝地問:“土的?”

“嗯,是土的,據說全是土築成的!”趙海生說。

“啊!土的可以築這麼高?沒有什麼鋼筋之類的東西?”周晴這一下更驚訝了。

趙海生搖了搖頭,說:“據說沒有。”

“那怎麼可能築得這麼高?”周晴抬起頭來,就站在這所謂的地主樓的下麵往上看。還真有點“仰止”的感覺。

“具體是怎麼樣的,我也不太清楚,我隻是聽說是用木板夾起來,然後加把紅糖、黃土、粗海砂之類的東西加水混好,填到這個木板裏,然後用木槌去敲,不是加一堆然後再敲,而是加一點就敲,敲實了,再加一點,這樣層層地填上去、敲上去。最後才得出這樣的土牆來!”趙海生其實對這種建築的方法也不是太了解,他隻是把一些老人告訴過他的辦法再說一遍罷了。

“啊,這樣豈不是很費勁?”周晴想不到在自己麵前的這種不太起眼的樓既然是用這種方式建起來的。

“據說是這樣,這種牆別看沒有鋼筋水泥,但是硬度其實很足夠,你看,這樓沒有人住這麼多年了,卻還是這樣堅硬,就可見它的質量確實不錯。”

周晴點了點頭,確實如趙海生所說的那樣,這種牆確實很堅固,現在看起來這牆麵在多年的雨水的衝刷之下根本就沒有出現什麼脫落的情況。

這可是相當了不起的。

“呱呱呱!”

一陣鳥叫聲突然從頭頂上傳來,周睛抬起頭來看了一下,現樓頂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停了七八隻鳥兒。

“這是什麼鳥?烏鴉?”

“沒錯,正是烏鴉!在樓頂上有一些洞,這些烏鴉就把窩做在那裏。”趙海生笑著指著這樓的最頂端的一些很沒有規律的洞說。

“那個洞是什麼來的?應該不是建這樓的時候留下來的吧?”周晴奇怪地問。

趙海生搖了搖頭,說:“不是,聽說是機槍掃射之後留下來的。”

“啊?!機槍?!”周晴出了一聲驚叫。

“據說當時鬥地主還是怎麼樣的時候,軍隊對這些頑固的人,開了槍,當然,這隻不過是一個傳說,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我怎麼看都覺得這樓更象雕堡!”周晴肯定地說。

抓了抓自己的腦袋,趙海生覺得似乎周晴也說得有道理,因為如果是碉堡,似乎更容易解釋那些不規律的所謂的機槍洞!

“嗬,我也不清楚,老人家都說這是地主樓!”趙海生隻能這樣子說。

“對了,我聽說這烏鴉是能學人話的,對不對?”周晴突然指著上麵的那群烏鴉問。

趙海生點了點頭,說:“是有這樣的一個說法,我們這裏還有人能上去掏小烏樓,然後據說隻要養熟了,在某一個時候把它的舌頭剪去一小圈,然後再教它說話,就可以了。”

“這樣神奇?”

“聽說是這樣的,不過我也不太清楚。”

“這樣高的樓。也能上去?”

“嗯,是的,聽說用繩子,具體怎麼樣我也就不太清楚了。”

……

趙海生和周晴一邊輕聲地說著話,一邊離開了地主樓,在他們的身後,地主樓依然那樣地聳立著,似乎不管時間過去多久,這些土樓都會永遠地存在下去,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