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第114章 第 114 章(1 / 3)

船隻進入通州, 林子真還有直親王都沒有停留,而是直接打馬往京城趕去,他們這一走便是三年, 期間便是新年, 倆人也沒有回來,就怕煙販趁著年關鬆懈之際, 卷土重來。

如今好了, 大清各地的禁煙機構隊伍都已經組建起來,而且工作開展的還不錯, 禁煙運動也算上了正軌,之後隻需要繼續按照已經製定好的規章製度, 繼續持續下去就好。

林子真和直親王身上的任務也算完成了。

這會兒眼見離京城不遠,兩個心裏都念著家裏的孩子, 那裏願意在通州休整。一路上急匆匆的趕路,但是過路的風景卻還是無法讓人忽略。

如今正值夏末秋初,郊外的一塊一塊麥地,微風一吹便是一道道金色的波浪, 田間依稀還有些老人正帶著笑摸著沉甸甸的麥穗, 今年想必又是豐收的一年。

在良種和肥料, 水渠, 還有是不是下鄉科普田間科學管理的幫助下, 大清這幾年那怕偶爾遇到天災, 但是每年田間的產量一年比一年翻一翻, 並沒有出現一些官員擔心的因為工商業興盛而導致農業荒廢, 糧食危機的現象。

甚至反過來因為工業的發展, 不斷出現新式的農業機械, 而大大減輕了百姓的負擔。

除此之外, 官道上還有不少的行人騾車,搭肩三五成群走著的成年男子,時不時發出一陣嬉笑,而不遠處的騾車上,有抱著包裹梳著雙丫髻十五六歲的姑娘,也有不少已經把頭發全挽了上去的婦人,這會兒也臉上帶笑的說著什麼,時不時發出一聲驚呼,笑鬧。

再看他們身上的衣服,最少也是二三人成製,隻要生活在京城一片的人都能很快辨別出他們是那個工廠的人,有的是玻璃廠,有的是製藥廠,還有不少則是紡織廠,騾車上坐的大多都使紡織廠的女工。

她們不少都是京城附近一帶貧困人家的女兒,如今有幸不在困於家中田地裏幹活,每天隻需要在紡織廠裏坐著幹活。每月能拿到不錯的月薪,逢年過節廠裏還會發東西,給家裏上交了一部分工錢後,她們在家裏的地位也有了變化,公婆和藹,丈夫也頗為尊重,說話也有人願意聽了。

有時想給自己買朵絹花,給孩子買幾顆糖,也不需要求人了,自己摸摸荷包便可以解決了。

別說孩子高興,她們自己也喜歡現在的日子。

這會遇到林子真他們一行,騾車和人紛紛避讓到一邊,歡笑聲也低了下來。等到林子真他們官車走遠些了,遠遠又聽到,男人吹牛說笑,女人們交談歡笑的聲音。

林子真想到一路上,越來越多的女子身影,心裏也挺高興的,有了這些例子,想來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女子走出家門。女子地位的提升必然成為大勢所趨,雖然可能會伴隨著些社會問題,不過都會解決的。

等他們進了京城的時候,正好是申時末,這會兒的京城格外的熱鬧,一進來便看到不少人拉幫結夥,歡聲高呼著往京月台去。

京月台原本隻是京城西邊一處汙水果皮垃圾堆放點,後來因為城市整改,被清理出來,由官府出錢,在這裏修建了一些公共設施,比如蹴鞠館,投壺點,戲台等,附近的百姓閑暇也會帶著家人過來逛一逛。

這會兒林子真和直親王也從路人嘴裏知道,今天他們正好趕巧遇到京城學子一年一度的蹴鞠大賽。

這比賽原先便是由國子監和大清技術學校挑起的。

這兩個學府的學生一直以來,便彼此看對方不服氣,就如針尖對麥芒,什麼都要分給高下,不過平常少有這樣公開正式較量的機會。而這蹴鞠大賽變成了一個契機,開始的時候隻是兩個學校搶蹴鞠館,後來演變成私下比賽。

少年人的意氣風發,恣意灑脫總是格外吸引人的,開始隻是親友團來助威,後來慢慢的聚集了不少人觀看。

動靜鬧的不小,不僅兩個學府的師生都知道了,就連上麵皇上和理親王也知道了。如今越發放飛自我,不嫌事小的理親王幹脆向皇上進言,便有了現在這個一年一度的學子蹴鞠大賽。

凡是京城登基在冊的學舍,都可以以學舍為單位組隊報名參加比賽,而每年的冠軍都將獲得一份神秘大禮包。前年的冠軍可是被皇上親自召見,還在宮裏留了飯。早早的在皇上麵前掛了名,若是以後榜上有名,何愁前途。

所以,今年幾乎京城所有的學舍都要來參加。

這不,這會兒,直親王和林子真遠遠的就看到穿著各自隊服的兩支學生隊過來了,還真巧,一支是國子監的,還有一支正是大清技術學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