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的時候,蕭斌是自己從原先地球挑挑揀揀的,找出來那些勸人向善的,帶有樸素道德的古典小說,不過並不多,主要以鼓勵妖之城內部的文學發展,為此這個雜誌加入了專門開展的文學寫作小課堂,講解經驗之類的,在《小說》報刊中已經開始有了妖之城的投稿,還很豐富。
比如某個大妖的升級故事,在比如妖之城阿花簡短的小故事,以及上學的學生的一些未來幻想、還有人族發現有稿費之後,寫了自己的自傳過來。
雖然說大部分文筆之類的還不好,但總體上來說,小說行業已經有了欣欣向榮的狀態。
至少蕭斌已經能夠在妖之城有本土小說可以看了,不容易啊!
農莊的經曆欣欣向榮,也自然開始有了大型的集會。
這是必然的結果。
交易的本質就是把自己用不到的換成自己需要的東西,妖之城現在以計劃經濟為主,農莊享有了大量的糧食收獲,就沒辦法在給予更多的奢侈品。
在這種情況下,交易的需求是日益增長的,堵不如疏,城內城外在每周有大型的集會,但這還不夠。
尤其是對於手裏有大批量糧食,但是又交易不到自己想要東西的村民們。
在這種時候,不計入妖之城內部的其它妖就來了。
交換勞動力,讓這些外來妖打短工、 換取自己嘴饞的零食,對自己有好處但是城裏沒有售賣的草……反正什麼都可以。
交易吸引來各種各樣的妖,也自然而然的因為這裏的豐饒留下。農莊稍微分出來一些東西,就足讓很多妖活下去並比以前活的更好了,
這種情況下,這些妖也不願意離開,慢慢的。聚集起來的黑戶,也已經到了一個沒有辦法忽視的數字。
‘黑戶’這件事情蕭斌和整個管理層是都知道的,畢竟陸軍在外麵設立的防線不是假的。這些實力隻在化形和化形以下的妖族能進來,全部是因為陸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緣故。知道了,一開始沒怎麼當回事,畢竟對於雙方都不虧,甚至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妖之城在剝削這些外來黑戶。但當妖的數量越來越多之後,大家就開始撐不住了。但沒辦法,隻能沉默,沒發生事情之前,不提。
妖之城的律法已經有了明顯落後事物發展的跡象。
尤其是一項決策如果問題很大,大家的意見沒辦法統一的時候。問題就會拋到蕭斌這裏,蕭斌能夠判斷出來的,會盡快給出確切的指示,不能的會去找地球上有沒有類似的事情參考判斷,再沒有的。蕭斌會按照情況處理。
特別急的,有些時候就會拉低一下下線,比如生死擂台,這就是給那些有血海深愁的妖用的。再比如俘虜解剖的問題。這些蕭斌會自己很短的時間決定,並承受後續的代價,但對於那些暫時不用管也沒事的,蕭斌會暗搓搓的放置一段時間觀察觀察。
這就跟當年改革開放差不多,大家誰都不會,那就看底下怎麼幹的,這樣幹有什麼收益,幹好了,多贏,那好,這樣的行為是允許的。幹的出問題了,ok那就知道到底哪裏不能夠幹了。
略微有點釣魚執法,可沒辦法啊。
他又不是天生就會這些東西,誰不是摸著石頭過河啊!
管理們也很難的!
好在,這種事情蕭斌沒有過大的翻車,畢竟妖少好管。發現了問題及時改正製止就行了。在這方麵,蕭斌心理做了準備,不管是時代的眼淚還是不得不付出的代價,妖之城想要成長擴大,是少不了這個過程的。
翻開人族的曆史,每一次改革、包括政策的變化,都代表著無數人的命運乃至利益團體的變化,永遠沒有辦法避免。
左右轉了十來個農莊,又去這些能夠進來的黑戶們的居住環境走了走。
農莊內的環境無限接近於現代村子,雖然說沒有二三層的小洋樓吧,但紅磚瓦房水泥牆,二三百平方米的農家小院是一個又一個的。院子裏打掃的幹幹淨淨,有些地方還種著花花草草,健身器材、廣場什麼的都不缺。行走在路上的村民們各個膘肥體壯,臉上帶著油光。
而這些黑戶們的環境,則糟糕了許多。
沒有房屋,小型妖族多是在底下挖洞居住,能夠化作人形的,會給別的妖搭棚子,又或者在太陽底下編筐搓土繩子之類的活計。各種雜物亂糟糟的放著,小的幼崽聚成一團到處亂跑。環境比起來農莊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不過,壞境比不上農莊。這些妖們臉上卻不是麻木的狀態,而是眼神帶光的狀態,那是對生活充滿向往的表情。
蕭斌有些詫異,緊接著,他聽到了一陣咋呼的聲音。
是那群幼崽在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