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生產整頓

隨著大批學生青年的離開,社會治安也好了不少,小姑娘小媳婦也敢獨自出門啦。

很多人以為這個時代社會治安良好,卻是刻意忘了某個時間段的存在。

六九年,按照上級命令,紅星軋鋼廠也開展了生產整頓工作。

革命要繼續,正常的生產也不能拉下, 李主任召集大家,開了一個軋鋼廠內部的諸葛亮會,討論怎麼執行這個任務。

大家踴躍發言,好多人甚至踴躍報名、毛遂自薦,可惜,李紅軍早有安排,屬意讓小江擔任這個軋鋼廠生產整頓小組的組長。

為了使小江的行政級別適應這個崗位, 老李又把小江的級別提了兩級,現在, 他也是17級幹部啦。

當然,跟曆史上某些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自然沒法相提並論。

而且,小江也單單是在行政級別上提高了,實際的工資收入還是19級的。

小江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手就是召集舊部啦。

先是從熟悉的人裏,挑選一批能力合格的人加入進來,接著又從能力強悍的人裏,挑選一批熟悉的人出來,組成了管理組、技術組、外部協調組三個小組,並直接管理軋鋼廠原有的職能部門。

管理組負責協調車間主任與工人的矛盾,技術組負責解決生產問題以及額定產量,外部協調組負責聯絡一切與生產相關的外部事宜,包括煤、鐵、電等等。

倒不是小江瞎折騰,跟原有部門爭權奪利,實在是有些部門現在都癱瘓了, 不是不能正常運轉,就是能運轉, 也不敢做事。

然後,小江又製定了三步走戰略,第一步就是恢複以前的正常生產,頂著壓力,讓一批身上問題不大的人,回到原崗位發光發熱,其中就包括劉海忠。

老劉同誌好歹也是七級鍛工,經驗豐富,掃馬路實在是有些浪費人才。

於此同時,小江也參照周邊兄弟工廠的一些好的做法,引入夜班費一項,值夜班的每人0.2元/天,變相增加一線工人工資,以此調動工人們的積極性。

小江深知,大部分工人都是普通人,要是連漲工資都沒了盼頭,生產積極性要是還能繼續,那才是真正的不科學。

三個月後, 生產整頓工作第一步, 順利完成,老李覺得整頓小組沒了用處,準備解散,小江還想著再搞研發呢,老李堅決反對組織一批技術人員幹這個,倆人鬧的很是不愉快。

奈何,胳膊擰不過大腿,小江也知道老李的做法才是正確的。

畢竟,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可是,讓小江真心閑下來,那也是困難。

小江為此去了京城鋼鐵學院上學,是被推薦入學的,工資照發,跟某四字流量明星一樣,沒有筆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