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76章 第77章 …(1 / 3)

七十五

在浦生公司工作期間,我有幸多次參加歡迎儀式,且近距離見到了好幾位很高級別的首長,他們都是蒞臨浦生公司視察和調研工作的。“浦生”是浦海市的標杆企業,也是當地的一張靚麗名片,它是浦海市財政收入的重大貢獻者,也反映著浦海市階段性的工業成就。

柯董的事業起步於浦海,他對這一塊“吉祥寶地”,有著很深的“風水”情結,加上還有地方政府對浦生公司不遺餘力地支持和幫助,這是柯董把公司總部設在浦海市的主要原因。

柯董的夢想是遠大的,他要打造巨型的“工商業航母艦隊”。正如他屢次在會議上提到:做出了選擇,確定了方向,就要矢誌不移,堅定向前,把事業做實做強做大。柯董是一位做事高調的老板,他十分注重企業的公眾形象建設,他追求“浦生品牌”盡快走向全國,並以此迅速拓展事業多元化發展。

為此,柯董提出與y視合作,在浦海市舉辦一場當時最為紅火和知名的歌舞類品牌節目“同歌共唱”晚會。根據他的指示,公司即刻成了工作專班,我名列其中,負責外聯宣傳工作的對接和落實,具體工作是負責製作公司係列電視廣告片、省衛視台的活動宣傳造勢、浦海市周邊縣市新聞媒體的廣告宣傳策劃。

“同歌共唱”晚會雖是y視的半公益性歌舞節目,但因為涉及到明星出場費、舞台設備租賃費、演出人員食宿接待費等,所以承辦費用不菲。一般來說,這種晚會都是由地方政府牽頭組織,企業給予費用讚助,兩生歡喜。而柯董的搞法有些別出心裁,他的意見是:晚會由浦生公司牽頭組織,地方政府出麵協調。即:晚會的承辦費用由浦生公司獨家承擔、晚會的冠名宣傳權屬浦生公司獨家享有、晚會的票務收入歸浦生公司獨家收取。

柯董具有明顯的商人特質,他的目的很明確,通過商業化操作,達到名利雙收。但是他忽略了一點,這樣大型的群眾性參與活動,涉及到安保、交通、電力、接待等一係列複雜問題,這不是僅憑浦生公司一家之力就能操辦的。假如出現了什麼安全事故,地方政府也脫離不了幹係。最後,浦海市主要領導發話,晚會由政府主辦,浦生公司承辦,雙方成立專項工作小組,進行工作對接與協調。

我的具體任務沒有變化,首先是公司的係列電視廣告片製作,柯董要求製作六個電視廣告片,包括一個集團公司的形象片和五個股份公司的產品廣告片。他還要求,這些廣告片必須在此次晚會的各個宣傳時段進行播放,責任人是我。

我火速與老楊趕赴省城,找了幾家影視廣告製作公司洽談。其中有一家公司老板說自己是從省電影製片廠出來的,與國內著名的張姓導影曾經是同事,為了證明身份,他還拿出了相關資料以及以往的影視作品,我就此選擇與他合作。

六個廣告片剛剛製作完成,我接到了省衛視台廣告中心的催款電話了,說已經在播放本次晚會的宣傳廣告了,請及時支付廣告費用。我一頭霧水,問是誰對接的?對方說是浦海市的一位副秘書長。我要求對方馬上停播,等我將浦生集團的廣告形象片發送過去後再一並播出。對方不幹,說廣告內容和播出費用都已經確定了,不再更改了。我牢記著柯董交辦給我的工作任務,便說你們不幹,我也不幹,浦生公司不會承認這筆費用,你愛播就播去吧。我隨即向柯董作了彙報。

未想,次日在公司召開的專項工作組碰頭會上,那位副秘書長就以此訓話了,他說:“你們浦生公司是誰通知省衛視台停播廣告的?”我級別太低,沒敢應聲。他接著又說:“現在是晚會的宣傳造勢階段,時間很緊,你們隨便一個電話就通知停播廣告,有沒有考慮到社會輿論和影響?畢竟是政府在主導啊,我們安排的事情都不算數啦?”

不一會兒,柯董到了。因為我們所有會議室的音響係統都是與柯董辦公室相通的,柯董聽到了會議的講話內容。他坐下後,眼光環顧了一下四周,對所有與會人員說:“停播廣告這件事,是我安排人通知的,浦生公司認可所有費用,但前提是費用支出合理和物有所值,我們雖然不缺這一點錢,但不能充當傻大個,不能說出了費用,浦生公司在省衛視台廣告裏,連個人影兒都沒有啊。這個方麵你們再討論一下吧,這是我的意見。”

柯董離開了。柯董秘書見會場氣氛有些沉悶,就對副秘書長說:“領導,省衛視台的廣告播出,我們馬上安排專人跟進,下麵還有其他事項,我們再商量落實一下吧。”這件事後,政府那邊負責協調活動宣傳工作的領導換成了團市委書記。

本次晚會設置了一萬二千多個觀眾席位,售票是浦生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為了吸引浦海市周邊群眾購票觀看演出,我多次請示柯董在鄰近縣市的新聞媒體提早刊播廣告,他一直沒表態。

晚會還有三天就要舉辦了,柯董秘書突然通知我,按照一百五十萬元的費用預算,擬定晚會門票的營銷宣傳方案。我加班一個通宵,落實了附近六個縣市的電視和報紙的廣告策劃內容以及宣傳費用,早上上班又安排老楊與各媒體對接,支付費用並落實刊播時間。

“同歌共唱”晚會的觀眾售票情況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鄰近縣市的廣告宣傳啟動太遲以及票價定得過高,這不是我操心的事了。離晚會開演時間還有三小時,柯董秘書又通知我撰寫柯董的晚會致辭,我緊趕慢趕完成講話稿,再火急火燎跑去現場。喲謔,我沒有通行證也沒有觀眾票,進不去了。柯董著急,派出了他的奔馳座駕到場外接我,司機開玩笑說公司還沒有任何高管人員,坐過老板的專車。我說這也不是專門接我啊,我是跟著“老板講話稿”進去的。

到了現場,我發現好幾處的觀眾方陣都是空的,便問公司同事怎麼回事?回答說近乎三分之一的觀眾票沒有售出,現在由市教育局組織幾所學校的學生前來“救場”。唉,我第一次對柯董有了“不滿”,組織這種專業性的演出晚會和進行商業性操作,這不是“浦生”的強項啊!

團市委書記突然給電話我,說y視晚會工作人員不同意插播浦生公司的電視廣告片,協調有難度。我一聽頭又大了,如果柯董在現場的大屏幕上沒有看到公司的廣告片,我的責任可就大了,那是花了大價錢專門製作的呀!

我急匆匆穿過擁擠的人群趕往後台,看見團市委書記正圍著轉播車繞圈子,見到我後,他著急地說:“找了幾個現場工作人員,他們都說這事做不了主,需要我們自己去找總導演,我這轉來轉去也沒見著啊。”

團市委書記是個負責任的幹部,在當天上午我送廣告片錄像帶給他時,請求他作為地方政府的宣傳協調領導,幫助我們安排現場的播放事宜,他滿口答應並很早就來到了這裏。我倆站在轉播車的後門,不時探頭探腦看著車廂裏忙碌的工作人員,盼望能有位好心人出麵解決我們的憂慮,時間在一秒一秒地過去,失望和沮喪慢慢占據了心頭。

這時,從轉播車最裏麵走出來一位四十多歲、個子不高的女同誌,團市委書記眼尖,認出了是那位著名的“同歌共唱”總導演。她一下車,我倆趕緊迎上前,我直接開口說:“總導,您好!我們是浦生公司負責宣傳對接的員工,您看能否幫我們在現場開演前幾分鍾,播放幾個小廣告片,求求您了,如果不能播放的話,我倆飯碗就保不住了,明天會被炒魷魚的。”團市委書記馬上跟著應和:“就是、就是,這關係著我倆的工作崗位,拜托您了,總導!”

那位女總導演上下打量了我倆一番後,接過了團市委書記手裏的錄像帶,一聲不吭轉身進了轉播車。團市委書記安慰我說:“有戲,我們就在這裏等著吧。”於是,我倆又扭過頭,眼巴巴地盯著現場大屏幕。終於在開演前十分鍾,浦生公司的六個廣告片一一播出了,但隨後也播出了另外一家企業的廣告宣傳片,我沒精力再去探究原因了。

我向團市委書記鞠躬道謝:“太感謝領導了!要不是您也低姿態地充當我們浦生公司的員工,一起求情說好話,估計這片子播不了。”他謙虛地說:“客氣了,我聽說過你們柯董的工作要求,也能理解你的心情,畢竟公司支付了費用,如果完不成任務,肯定會挨訓的。沒事,以後常聯係啊。”我目送團市委書記走向觀眾席,心裏充滿了對他的深深敬意,這是一位體恤民心的好領導!

七十六

我之所以對舉辦這次晚會印象深刻,是覺得存在很多不足和令人遺憾的地方,並且這與柯董有著直接的關係。隻聽說有“政府搭台,企業唱戲”,哪有“企業搭台,政府唱戲”的呢?政府資源怎麼可能受企業所支配?這一盤棋理應由政府把控全局,“浦生”重在參與。而此次晚會的結果是:群眾不滿意,領導有想法,獨家承辦變成了聯合舉辦,品牌宣傳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錢花了,“戲”卻唱的不好看。

“圖名”的結果不如人意,“圖利”也是如此。前期各項廣告宣傳費、晚會演出費、接待費、舞台搭建費、現場物料費等等,合計起來不是一筆小數字,而售票收入隻占到了總費用開支的三分之一。名利雙收變成了“一收不收”,這次“同歌共唱”晚會隻能作為浦生公司的大事記默默載入了史冊。

當然,舉辦這次晚會也並非一無是處,至少有兩點得到了社會的“積極評價”:一是柯董做事有膽魄;二是浦生公司很有錢。後來浦海市的機場改製、海灘景區開發、汙水和垃圾處理等項目,都積極尋求與浦生公司開展合作,但柯董的眼光並不局限於眼前的小區域,他在謀求產業布局全國,所以地方上的合作項目最後都是不了了之。

公司在發展,我也跟隨在進步。得益於柯董的指派,我參與了地方上大多數合作項目的前期調研和資料搜集整理,雖然項目最後擱淺,但我受益匪淺。知道了發展產業實體和資本運作的緊密聯係,明白了企業規模實力與社會品牌效應的相互作用,理解了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管理係統設計的相輔相成……而來浦生公司之前,我對此一無所知。眼界開了,境界也隨之提高,站在“浦生”這座平台上,可以感受到“一覽眾山小”的自豪,從公司實力、企業形象、工作環境、個人待遇等,莫不如此。

柯董作為公司的掌舵人,他的過人膽識和事業成就是令人尊敬與崇拜的,他所搭建的事業平台培養和鍛煉了一批人。何老師於我是知遇之恩,對於柯董,我同樣懷有感恩之心。這並非是我個人的有意恭維,我相信浦生公司絕大多數員工都有如此感觸。

柯董有著前瞻性的產業發展思維,這要學習。他遴選生物製藥為浦生股份公司的主業,占據著科技產業的製高點。浦生集團當時著力發展的建築和房地產業,在浦海市排位第一,後麵又陸續在全國各分(子)公司所在地囤積了地塊,擁有了厚積薄發的實力。這是浦生公司留給“浦生人”的財富記憶。

柯董“一竿子插到底”的管理本色,這需感悟。浦生公司製度規範,管理嚴格,加班加點是常事,很累很辛苦,但獎罰分明。能夠適應柯董苛刻的行事風格和“浦生”嚴厲的管理文化,再出去“行走江湖”,基本上如履平地了。這是“浦生人”離開浦生公司之後的收獲。

柯董是一個重感情的人,這得體會。他不會輕易“開掉”員工,尤其是跟隨他多年的“老人”,可以訓可以罰可以停職,但不輕言拋棄。犯了錯隻要改正就是好同誌,改正好了有業績,照樣有獎勵。這種兼顧人情化的管理思維,既表明了柯董的心胸與格局,又為浦生公司穩定基本隊伍和吸引各類人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想這也是柯董能成就一番事業的原因之一。

柯董是常人,他也有著常人的偏好與固執,舉辦“同歌共唱”晚會就是一個典型例子。但不管怎麼說,他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建築工頭”奮鬥到擁有五十多億身價的企業老板,他的經曆與故事是勵誌的。

曾有同事說我相當於柯董的“文字秘書”。但事實上,我不可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也悟不透他的成敗體會和獨特視野,加上水平有限,我充其量隻能算是他身邊的一名普通“文書”。

我曾經想寫一本書,題目是《在億萬富豪身邊工作的日子》,無奈所了解的素材有限,對他的過往我一知半解,對他的奮鬥經曆我並不知情。有人評價他是“一代梟雄”,也有人說他是幸遇貴人,還有人說他是天賦異稟,各人眼中的柯董都不一樣。但有一點共識,那就是他所創建的商業版圖是值得稱道的,凡在浦生公司工作過的人都以此為榮。

我希望能一直留在“浦生”工作,以便通過更多時間的接觸和了解,延續我對柯董事業成功原因的探究和學習,完成我寫書的夢想,但由於我自己惹出了禍事,失去了機會。

“禍事”是秦總終於忍耐不住了,給我下了最後“通牒”,擺在我麵前隻有兩條路:要麼“歸順”秦總,去廣州工作;要麼離開浦生,另謀出路。我不準備投降,意圖抗爭下去。

秦總電話我,鄭重其事地說:“就是因為有你的存在,我才心甘情願回到廣州分公司做一個普通的副總職位,為的是你和我會有一個好的結果。我付出了所有的誠意和真心,你卻有意一拖再拖,我們的故事不會就此結束。”

我向她表述了我的難處與歉意,並請求她諒解。她最後說:“這是成年人的交往,不是小孩子的遊戲。如果沒有結果,就會有後果。你不要質疑我的能力,好好想想吧,柯董最終是信任你、還是信任我?你覺得我不可能再回到浦生公司總部任職嗎?我怎麼把你推薦上去的,照樣能怎麼把你踩下去,還有你在北京公司工作的侄子,我也有辦法迫使他離開公司。”

我慢慢琢磨出了她話語中所蘊含的“複雜背景”,我招惹了不該招惹的人,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隻有做好隨時卷鋪蓋走人的準備。

在這當口,餘紅來電話催問我工資啥時間發放?我問她什麼情況?她說女兒準備中專畢業後直接報考大學本科,現在要給她提前報名參加相關補習班。我說我的年終獎和每月工資不都是寄回家了嗎?她說都存起來了,先不挪用,以後要用錢的地方多著呢。我心煩意亂,指責她一心把我當成掙錢機器,不顧我的心情感受,我們在電話裏大吵了一通。

但吵歸吵,孩子有了上進心,這很難得。為了支持孩子的學業,我毫無疑問要繼續掙錢。我找了廣告公司的老鄉小王,直言在公司得罪了高管人員,估計混不下去了,托他幫我介紹個工作先過渡一下,他說他沒有這方麵的資源關係,要不和他一起跑廣告業務?我說那也行。

秦總不斷打我手機,我不斷摁掉,她改為中午和晚上打宿舍座機,我又將電話線拔掉。她越是這樣,越堅定了我“不相知無以相愛”的信念,我已經做好了提前離開浦生公司的準備。這種結局於她於我都是一次深刻且無法忘懷的教訓。

廣州分公司的鄒總來電話了,劈頭蓋臉就問我:“你這家夥是不是惹禍啦?”我猜想與秦總有關,但不能肯定,反問道:“沒有啊,怎麼啦?”

“還怎麼啦!不老實是吧?都有人天天在念叨你了,情況有點反常啊。”鄒總已經在點撥我了。

我問鄒總身邊有沒有其他人?他說:“我有那麼笨嗎?”

鄒總與我有私交,事已至此,我沒必要遮遮掩掩了,便把與秦總的交往情況以及她最後的“通牒”,向鄒總大致講述了一遍。鄒總說:“難怪了,她前些日子總在有意無意地向我打聽你的情況,後麵又說你電話打不通,讓我當麵打打看,我覺得情況不對,找借口搪塞過去了。現在看來,她是不會放過你了,如果她真想回浦生總部上班,這不是沒有可能,你對公司複雜的人際關係了解太少了。”

我把我的打算告訴了鄒總。他說:“你留在浦海市與留在浦生公司有什麼區別呢?就那屁股大的地方,要是她得到了消息,想找你不也是分分鍾的事啊,傻球!”

“那怎麼辦?要不我幹脆滾回老家得了。”我喪氣地回答,覺得自己像一隻被人攆著跑的流浪狗。

“就知道坐在辦公室悶頭瞎寫,不抬頭觀事,嘿嘿嘿,捅到馬蜂窩了吧,好啦!不說廢話了,既然到了這個地步,我看能不能幫你一下,我在廣東這邊認識一位搞工業園區開發的老板,他幾次邀請我過去幫他做事,我推辭了,如果你有興趣,我就把你引薦給他,能否成功就看機緣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