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楚楚實在不明白,白起想說什麼,於是便直截了當地問了。

但同時,她心裏還是沒有停下猜想:

白起今天來找她,又說了這樣一番話,除了讓她勸秦昭襄王不要繼續攻打趙國之外,白起讓她轉達給秦昭襄王的話,還能是為了什麼呢?

白起總不能是讓她轉告秦昭襄王,說他十分想念昭襄王吧?

在薑楚楚打量的目光下,半晌,白起才緩緩道明自己的意圖:

“邯鄲這一戰,秦國贏的可能,遠遠要小於輸的可能;即便如此,王上還是已經盡了幾乎舉國之力。夫人你與公子獻上的圖紙,一定會使得王上想方設法,征集工匠,搜集鐵礦,大批量地製作,接著又會找來一批騎兵專門加緊訓練以適應這新出現的馬具。到時候,這些行為對秦國來說,又是一筆不小的損耗。”

薑楚楚一怔,這一點,她還沒有想到。

但她就著白起的思路仔細一想,白起說的話似乎十分的有道理。

戰爭無論對戰勝國還是戰敗國來說,本來就都是一筆不小的消耗;何況現在這個時代不比後世,勞動力還是有限的,原本秦國為了備戰就已經消耗過一次百姓的勞動熱情和力量了,如果為了盡早將馬鞍、馬鐙投入使用,再加重徭役,逼迫大家加急趕工,那秦國百姓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百姓如果實在不好過,那麼這個國家也就不會強大到哪裏去。

白起歎了口氣,又道:“如果可以,還請夫人勸王上三思,量力而行。王上的功績已經非常顯赫了,不必再急於一時。”

看來白起實在是全心全意地在為秦國考慮,才會想到這麼多,還特地來勸她。

薑楚楚被白起的行為言語所觸動,認真地想了想,隨後回答道:

“我先前隻想著這樣東西說不定可以幫助王齕將軍,還沒考慮那麼多……如今聽了您的話,才知道還要有這樣的考量。您不愧是各國之中遠近聞名的能將,凡事都考慮得這般周到、長遠。”

一想到這樣的白起也沒多幾年可活了,薑楚楚就越發替他感到惋惜……距離上一次她閱讀戰國曆史的時間實在是太久遠了,她有些記不起來白起究竟是怎麼死的了,如果有剩餘的文明點,下一次她一定要好好查一查 ,試著替他躲避過去。

“隻不過,”薑楚楚一麵想著,一麵猶豫著道,“我隻不過是公子的夫人而已 ,王上難道真的會聽我的話嗎?”

秦昭襄王可是連白起的話都不願意聽進耳朵裏去呢,跟已經戰功赫赫的白起比起來,如今的她又算得了什麼呢?昭襄王又憑什麼聽她的?

她會產生這樣的質疑,也是理所當然的。

而白起聽到這話,則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肩膀耷拉下來,愁容滿麵,整個人都顯得十分的沮喪。

薑楚楚所問的問題,他也不是沒考慮過,他這麼聰明又這麼善於猜測形勢的人,怎麼會連薑楚楚所說的“秦王不願意聽她的話”,都沒有想到過呢?

但是他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近些日子,秦王越來越顯示出他對一統天下的迫切渴求。

若是今天這些事情發生在秦王還年輕的時候,白起勸他不要攻打趙國,他說不定會願意按壓下自己的野心,但現在的秦王,他急不可耐,等不得了。

白起又長歎了一口氣,無論如何,他盡力了,還能怎麼辦呢?

“無論王上願不願意聽,總是要有個人告訴他不同事情的利與弊的,”白起對薑楚楚說道,“你無需擔心王上會責難你,如果你提出了這樣的建議,王上要處罰你,你就告訴王上,是我轉告你,讓你這麼說的。你推說自己常年待在後宅裏,不懂朝事,盲目聽信了我的話,就行了。”

真是一腔赤誠忠心,薑楚楚在心裏十分感慨,麵上卻隻推脫道:

“……我還不知道王上會不會召見我呢,如果王上當真召見我,我再想辦法看說不說,又要怎麼說。”

薑楚楚雖然平時大膽了點,但是到了關鍵時刻,她還是很謹慎的。眼下她還沒見過秦昭襄王,不知道對方的脾氣如何,因此,麵對白起的要求,她並不敢一口答應下來。

雖然他說了到時候可以把所有責任都推到他的身上,但是薑楚楚又怎麼敢真的這麼做呢?再者,就算她到時候真的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白起的身上,秦昭襄王如果脾氣不好,也一樣有可能會遷怒於她。

她實在不敢保證自己能夠如白起所願,索性一開始就不做絕對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