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啟王朝正德三年三月十七,科舉放榜。
第一甲第一名:秦舒
第二名:薑姒
第三名:秋姝之
整個京城一片嘩然!
秦舒,權傾朝野的外戚秦氏嫡女,出了名的紈絝草包,竟然得了狀元。
薑姒,滇王之女,文采平平無奇,也能奪得榜眼。
偏偏在民間聲譽極高,人稱‘大啟第一才女’的秋姝之屈居此二人之後。
簡直貽笑大方!
金榜公布後,皇帝在皇家杏園設瓊林宴,宴請登科進士。
官員們陪著春風得意的秦舒、薑姒談天說地,目光卻時不時地往苑外望去。
她們都在等一個人——探花娘子,秋姝之。
今年科舉黑幕在民間被罵慘了,考官們也心知肚明。
這次前三甲中,唯有秋姝之是真才實學,可惜出身寒門,比不過皇親貴胄。
要不是陛下愛惜人才力保她,探花之位恐怕又是另一位高官嫡女了。
但在考官們心中,她才是實打實的狀元之才。
“秋姝之到——”侍者高聲報著她的名號。
眾人齊齊望著苑外,打算一睹這位‘探花娘子’的真容。
正值杏花初綻放,紅萼淡蕊香團簇簇,杏花林如雲如霞,滿樹潔白壓枝斜。
一淡衣女子緩步而來,輕衣裙褶如薄霧堆雪,三千青絲用發帶鬆鬆綰起,露出線條優美白皙的脖頸,素衣輕衫難掩其冰肌玉骨,清雅絕色。
過於出挑的容貌,一進場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甚至有隱隱驚豔的抽氣聲。
秦舒被搶了風頭麵露不悅,自己出身顯貴,竟然還比不過淺淡素衣的寒門之女。
她斜睨了秋姝之一眼,譏諷道:“小白臉!”
一旁的薑姒幽幽收回驚豔的目光:“秋姝之有‘大啟第一才女’的美譽,日後前途不可限量,我們應當與她交好。”
秦舒不屑地哼了一聲:“卑賤寒門,還妄圖與我相交?得了探花又怎樣,沒有門閥支持,一輩子也隻是個芝麻小官!”
薑姒微微一笑,不再多言,目光卻總在秋姝之身上流連。
先帝去世後,大啟王朝有過一場慘烈的奪嫡之戰,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甚至有宗室皇子流落民間受苦。
年僅十歲的幼帝在外戚扶植下登基,大權旁落皇室衰微,皇帝宛若傀儡,年輕官員隻有依附門閥勢力才能在朝中出頭。
“不過她要是願意以色侍人,倒也能官運亨通。”秦舒忽然態度一轉。
奪嫡之戰後,禮崩樂壞,京城女寵之風盛行。
薑姒剛要開口,就聽苑外傳來侍從高朗的聲音:“陛下駕到——”
眾人齊齊跪下高呼萬歲,皇家儀仗前呼後擁,奢華至極。
“平身!”稚嫩的聲音從高位上傳來。
秋姝之緩緩起身。
高位上端坐著一位十四五歲的小姑娘,正紅色華袍堆疊,粉雕玉琢的臉蛋帶著一絲嬰兒肥,嘴唇緊緊抿成一條線,眉頭微蹙,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樣。
這便是當今正德皇帝——月深。
按照慣例,皇帝要在瓊林宴上給新科進士們賜戴名花。
前三甲依次上前。
秦舒賜的是花王牡丹,薑姒賜的是花相芍藥。
‘牡丹芍藥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按照往常慣例,秋姝之所賜的應該就是薔薇了。
果不其然,小皇帝手執薔薇,在她身上打量了一番,眼神沉如湖水。
這就是她力保的學子嗎?模樣倒如傳說中一般好看。
“你的文章很不錯。”小皇帝綿軟的聲音在她頭頂響起。
“謝陛下讚譽,草民惶恐。”秋姝之微伏的身子壓得更低,長發如瀑布般從肩頭滑落。
月深盯著她挺直的脊梁,雖位卑卻有傲骨之姿,好感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