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10章 茶社(1 / 3)

門口的丫頭見敏嘉來了,含笑打起簾子,敏嘉見外祖母旁邊坐著一個十七八歲的公子,一身石青色紵絲圓領直綴,生的眉目清秀,不像生意人,倒像個讀書的公子。

敏嘉忙欠身,“外祖母,小舅舅!”

喬冠傑見眼前的姑娘彬彬有禮,臉上已有幾分姐姐的樣子,比起幾年前穩重了很多,越發的有大家小姐的風範,笑道:“去了都城見了世麵就是不一樣,從前淘的沒邊,如今倒像正經的小姐了。”

敏嘉笑說:“舅舅竟拿我取笑,我若還像從前瘋跑瘋玩的,又說我沒長進,叫人笑話!”

劉氏笑道:“別聽你舅舅的,咱們在家隨意些才好。”

喬冠傑笑道:“罷罷罷,孫女回來,母親就不疼我了!”

劉氏笑道:“這麼大的小子還要母親疼,正經的娶了媳婦,有媳婦疼,早些生個哥兒,我疼他也就如疼你了!”

說得喬冠傑臉微紅,原來喬冠傑經商有道,不過幾年功夫已在揚州開鋪子買宅子,又是個年輕儒雅的公子,家裏人口簡單,近來有不少人托媒婆來說媒,劉氏雖有兩子,長子失蹤多年,也盼著幼子早些成家生子,偏偏喬冠傑一心撲在生意上,於其他事皆不上心,劉氏便也隨他去了。

正說著,外麵丫頭來傳,飯已擺好了,劉氏帶著兒子外孫女去吃飯,劉氏坐在圓桌上對敏嘉道:“下次等你母親和敏軒回來,咱們也全了。”說著看了看小兒子。

喬冠傑知道,他母親又在想二哥了,為了他二哥母親私底下不知流了多少眼淚,這些年他也廣交五湖四海的朋友幫忙打聽,因此在運河邊上開了一家飯館,幾年過去,還是一點消息也沒有。

敏嘉陪劉氏幾天,劉氏怕她悶,叫喬平的小兒子喬興領著去城裏逛逛,正中敏嘉下懷,現代的揚州她去過好多次,不過一些明清遺跡,以及遺留給後人的飲食手工文化等,古代的揚州是否如史書記載一樣繁華。

敏嘉逛了幾日,這日午後在一家茶館裏聽人說書,不時有人喝彩,敏嘉坐在二樓的窗戶邊,看著滿大街的販夫走卒,各種叫賣聲,果然不比都城差。

綠梅笑道:“人說千好萬好不如自個兒家好,奴婢覺得這話說得甚是,從前在蘇州,上麵有太太壓著,咱們不自在,來了揚州雖說貧窮些,到底是自個兒做主,後來去了都城,那個地方遍地都是貴人,生意雖好卻也怕得罪人,還是家裏舒坦。”

敏嘉笑道:“那梅姑姑這回就待著,回頭我另找個丫頭去都城!”

綠梅忙道:“那可不成,五姑娘在都城我必是要去的。”

喬興指著對麵道:“敏姑娘,那邊有咱們家飯館。”

敏嘉道:“去看看!”

主仆幾個喝茶歇腳,轉身來了喬三爺的小飯館,掌櫃認得喬興,見敏嘉生臉,近來聽說是東家的外甥女回來了,想必就是這位,忙過來見禮,敏嘉笑著擺擺手。

掌櫃立刻叫人上茶,敏嘉道:“別忙了,喝了茶來的,我逛逛就走,回頭揀店裏好的菜色做些我帶回去吃。”

掌櫃忙答應著去了,敏嘉見飯館地方不大,不是正午,沒什麼客人,又問掌櫃看菜單,如此逛了半個時辰方回去。

回去把打包來的飯菜每樣嚐了幾口,細細品味,菜色確實不錯,味道卻算不得上乘,開一家飯館最主要的就是廚師,敏嘉吃過幾家,也就兩三樣拿得出手的特色菜,舅舅請的這個廚師也算不錯,她這次回來的目的一是探親,二是提點下舅舅,她對吃還是很有研究的。

晚飯後,敏嘉親自去書房找舅舅,喬冠傑正在看書,聽說敏嘉來了,叫進來笑道:“今兒去舅舅的飯館了,怎麼樣?”

敏嘉狡黠地眨眨眼,“舅舅是要聽實話還是好話!”

喬冠傑笑道:“都聽!”

敏嘉笑道:“好話就是舅舅找的廚子還不錯,實話就是,這樣的飯館沒有特色。”

喬冠傑是個聰明人,外甥女說的正是他的煩惱之處,之前因為價格比別家便宜,味道也不錯,因此才攢了些客源,隻是時間長了再沒有些新菜,生意也淡了,因此問敏嘉,“依你該怎麼辦?”

敏嘉笑道:“舅舅可知揚州富人多,富人最講究,這幾天我在城裏逛了逛,飯館卻多,竟沒有做早茶的,咱們不如開個先河,正經的做些早飯。”

喬冠傑笑道:“但凡有錢的大戶,哪家沒有幾個廚子,揚州首富家裏光點心廚子就七八個,也沒見有幾個出來吃早飯的,百姓不過喝粥吃饅頭就算好的了,誰會去外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