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三點,位於南陵縣東側的雙水鎮在夜幕籠罩下一片安靜祥和,鎮上西街盡頭處的盧氏豬肉鋪已經點亮了燈火。
豬肉鋪的主人,鎮上最年輕的屠戶盧鐵強打精神,從床上爬起,一邊打著哈欠,一邊穿衣穿鞋。
屋內油燈還算光亮,黃色的燈光照在盧鐵身上,倒映出巨大的影子。
盧鐵今年剛滿二十歲,身材高大,體長八尺有餘(注:一尺按照二十三公分計算,主角身高一米九。)遺傳自父親的強壯基因,加上自幼充足的肉食營養,還有長時間獨力殺豬的鍛煉,讓盧鐵渾身上下肌肉虯結,仿佛古銅澆築,充滿力量感。除了身材好,盧鐵長相也不錯,劍眉大眼,高鼻梁,麵部棱角分明,看上去十分陽剛俊朗。平時在店裏賣豬肉或者走在街上,總會引來鎮上一些老少娘們的頻頻注視。
鎮上的男人對此自然很是不滿,可他們隻敢在背後偷偷罵盧鐵幾句,然後回到家裏拚命數落自己的女人,卻不敢在盧鐵麵前有絲毫的不敬。
原因很簡單,盧鐵除了是雙水鎮最年輕的屠戶,還是雙水鎮最能打的人。
盧鐵父親盧鋼生前不僅僅是一名屠戶,同時還是一名武者。
“拳打下山虎,刀鎮野豬林”是盧鋼靠一雙鐵拳,以及一把祖傳殺豬刀身經百戰贏得的美譽。盧鋼去世之後,盧鐵在十八歲那年就做了相同的事情。
從年紀上來講,盧鐵可以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樣一個猛人自然不是鎮上居民敢隨便招惹的。
盧鐵很能打,但他從來不會主動惹事,更沒有利用自身的優勢勾搭過任何女子。相反,從小在父親影響下性格豪氣仗義的他,時不時會拿些豬肉和銀錢接濟鎮上孤苦無依的老人小孩。
強不淩弱,樂善好施,讓盧鐵在雙水鎮名聲很好。
很多媒婆都曾上門想要給他說親,可惜盧鐵並無此意,都是應付了事。
盧鐵穿好衣服鞋襪,打開房門大步走了出去。初春的半夜寒意尚未完全消退,一陣冷風迎麵吹來,把他臉上殘留的幾分睡意吹得一幹二淨。
“今天要去王家莊收豬,來回十裏路,路還不好走,得抓緊時間了。”
清醒過來的盧鐵嘴裏念叨著,走到院子中間的水井旁,抬手把水桶扔進去,繩子晃動幾下,用力一提便打起滿滿一桶水,動作無比嫻熟。
把水桶放下,盧鐵哇啦幾下,三下五除二,便完成了漱口和洗臉。
然後他跑進廚房,熟練點燃灶火,煮了一大鍋的肉湯,幾個煎餅,很快把早飯解決掉。
從起床到吃完早飯,盧鐵隻用了不到半個時辰。
吃飽喝足,收拾行當,盧鐵便趕著家裏的老馬車出了門。
說是老馬車,那是真的老。馬車車身是簡單的板車,沒有車篷,車輪子和車架子都漆黑發亮,布滿細小裂縫,懂行的都能看出這木材起碼用了好幾十年。再看拉車的馬,是一匹老態龍鍾,有點跛腳的老馬。這是一匹從戰場上淘汰下來的戰馬,年紀比盧鐵還要大得多。
馬車看上去老舊,其實還十分結實,盧鐵平時用它來拉豬,最多能夠同時拉三頭兩百斤以上的大肥豬。
盧鐵趕著馬車出了門,大半夜街上沒什麼行人,有也隻有打更的更夫偶爾會從邊上走過。
“天幹物燥,小心火燭。”
這不,盧鐵駕著馬車剛走出沒多遠,就聽到更夫蒼老的聲音從旁邊巷口響起。
“老馬,還在巡夜啊,辛苦了。”
盧鐵停下馬車,看著對方從巷口走出,主動打了個招呼。
他從小在鎮上生活,對鎮上的老更夫不陌生。
“哎,是盧鐵啊,怎麼早就出門去收豬了?”
更夫是個看上去五六十歲的老人,身材不高,有點駝背,他仰起頭看著盧鐵,咧嘴一笑,露出兩個大黃板牙。
盧鐵賣豬肉童叟無欺,鎮上多數人都愛去他店裏買肉,其中也包括老更夫。加上盧家父子在雙水鎮算是名人,所以老更夫同樣認得他。
“嗯,要去王家莊,所以起早了點。”
盧鐵點點頭。
“王家莊啊,那地方可不好走,你路上小心。”
“嗯,會的。”
兩人打過招呼,便分頭走開了。老更夫繼續打更巡夜,盧鐵則驅車往鎮子外麵走去。
“籲……張頭。”
盧鐵駕著馬車穿過長街,很快來到鎮子的大門前,他拉住馬車,和值班守夜的雙水鎮守衛隊長打招呼。
“盧鐵啊,這麼早出門了嗎?”
張頭是個中年壯漢,身材隻比盧鐵小一號,配上一身皮甲,腰挎長刀,倒也挺威武的。
他和盧鐵也是老相識了,所以說話語氣十分輕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