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隨便寫的,沒有邏輯,是我寫作中的一些感想,就直接粘貼上來了。
當翻開史卷,試著去解讀古人,或批判,或褒揚,都很少注意,曾經腐朽而輝煌的王朝,再多愛恨糾葛,都曾是萬千生命的家國,萬千忠貞之心寄托的地方。
同樣的,大漢是衛子夫的家國,也是她一心兩情,所托所寄的地方。
到最後,我也沒有正麵寫過劉徹的不堪,不是寫不出來,而是從衛子夫的角度出發,她仿佛自有生命力,在告訴我,劉徹不是個不堪的人,隻是個犯了糊塗的丈夫,張皇過的帝王!WwWx520xs.com
不願意過分貶低劉徹,因為那也是在貶低衛子夫,貶低衛青,貶低霍去病,貶低劉據,貶低萬千為了家國而付出生命與氣力的能臣良將,貶低那個輝煌燦爛的大漢!
當然,我也沒有那麼的公正,我就是很偏愛衛子夫,前麵有些地方寫得很刻意,就是在反駁很多人。
一、都說色衰愛弛,色衰年長,愛深恒靜,不那麼炙熱燦爛的事情,很難引起旁人的側目。
愛馳後的衛子夫,才剛剛開始自己的事業,她擔起來整個後宮,無人幫襯,默默無聞的做著一切,隻因為沒有出事,便說什麼都沒做,愛馳疏遠,那也太扯了。
就跟我爸媽說,父母總會在孩子高考之後,迎來事業的第二春,他們各自忙著,每天他們兩個跟我吵架的話題和重點也不一樣,他們的感情也沒有那麼的炙手熱烈,但是…一輩子的濃烈,不隻劉徹做不到,衛子夫也做不到。平時都淡淡的,隻有出事,才看出愛意的濃鬱芳香之處。
所以我想,所謂色衰愛弛,大抵就是外人和俗人的評價,從未遇見愛,便說沒有愛。
二、子不類父則不喜。
就父母來說,我知道有部分朋友的父母會經常貶低孩子,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可是優秀和諧的家庭,不會因為孩子不像自己,就不喜歡不愛神甚至想拋棄的。
名校教授,也會對自己不及格的女兒,無可奈何,大家都笑笑過了,沒人想到他將來會討厭自己的女兒吧!偶有爭吵被外人聽去了,以為父子不和,那我想這種人,大概就是沒有親身輔導過孩子的作業,其中父慈子孝和雞飛狗跳的反差,是會給外人造成錯覺的。
何況,據兒還是優秀的兒子,劉徹可以賞識那麼多不走尋常路的臣子,怎麼會看不出劉據的優秀?
不過,劉據想做的事,我依然沒有真的寫出來,就讓這遺憾,留存著吧。
三、說她無色無寵,弟甥皆逝,她憑什麼得到君王的信任和尊重,我早就借平陽公主和尹婕妤的口說出來了,
她本也不是靠這些起來的,愛情裏也是要付出,才德是有加成,但也不是隻拿才德什麼交換,才能得到什麼的。愛情裏,不是一場彼此優勢的交易。
自然而然就得到了,這句話適用於衛子夫和劉徹兩個人。
四,說子夫子夫,為子為夫。我也不是很喜歡。
她的一生,失去了那麼多人,送走了那麼多人,還堅強的活著,或者說要跟劉徹撕到底,絕對是很堅強,為自己而活的人,起碼很有自己主意的。
我將她塑造了一個被動的性格,不是所有人都有夢想的,在命不由己的時候,沒有夢想,隻想開心。
所以最後支持太子也好,多年打理後宮也好,隻是在他能力範圍內為江山出力,她被動接受了命運,主動的享受了接受過來的更始,最後與丈夫、與弟弟、與朋友、與孩子,的夢想是一致的。
這種殊途同歸,是她自己的壯美!而不單單是她為了丈夫和孩子,才做這一切的!
再說回衛子夫與陳阿嬌纏纏綿綿的罵戰,
互相謾罵的理由,都快聽爛了。
一句話,都是偏見。
你問有沒有人可以改變命運,改變偏見。
我想,這個世界上,永遠會有命運,永遠會有偏見,可是今天的命運和明天的命運是不一樣的,今天的偏見也不是明天的偏見。
世界上永遠會有人在不斷的改寫著、打破著,幫助自己、幫助他人、幫助這個社會、這個民族,走向更美好的、偏見更少的、希望更多的未來!
如果說,偏見是一座山,那就讓每一座山,都被包容種滿鮮花綠草,被尊重賜予潺潺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