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憂患,死於樂
文翻譯
秦·《孟子》
舜1發2於畎畝3之中,傅說4舉5於版築之間,膠鬲6舉於魚鹽7之中,夷吾8舉於士9,孫叔敖10舉於11,裏奚12舉於市13。故14天將降大15於是16人也,必17苦18其心19,勞20其筋骨,餓21其體膚22,空乏23其身,行拂亂24其所為25,所以26動27心忍性,曾益28其所不能29。
人恒過30,然後能,困於心31,衡於慮32,而後作33;征於色34,發於聲35,而後喻。入36則無法家37拂士,出38則無敵國39外患,國恒亡40,然後生於憂患而死於樂也41。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裏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於是人也,必苦其心,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起用,傅說從築牆的勞作之中起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起用,夷吾從獄官手裏救出來到用,孫叔敖從濱隱居的地方起用,裏奚從奴隸市場裏贖買來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降臨在某人的身上,一定要使他心苦惱,筋骨勞累,使他忍饑挨餓,使他身處貧困之中,使他的一行動都不如,這樣來激勵他的心,使他性堅忍,增加他所不備的能力。。
人恒過,然後能,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國恒亡,然後生於憂患而死於樂也。
一個人,發生錯誤,這樣以後才能,在內心裏困惑,慮阻塞.然後才能有所作為,人憤怒現在臉色上,怨恨吐發在言語中,然後才能人所曉。一個國家,如在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實力當、足以抗衡的國家和來自國外的禍患,這樣的國家就會走滅亡。這樣以後才憂慮禍患能使人(國家)生存發,而逸享樂會使人(國家)走滅亡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