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13章 取暖(1 / 1)

土橋的冬天很美,也很冷。美是因為寒假除夕春節都在冬天,小時候最希望快點過年,因為過年有新衣服穿,有肉肉吃。但是冬天也很冷,冷的讓人恐懼。每年冬天我的手和腳都會凍爛,即使戴著厚厚的手套,穿著厚厚的大頭鞋。年頭不好的時候,我那嬌嫩的小臉蛋也會被凍壞,凍一個坑,恢複不好,是會毀容的。凍傷是很不容易恢複的,一到冬天,母親就早早的備好凍傷膏,嚴重的凍傷往往需要一年的時間去慢慢痊愈。

土橋小學是沒有暖氣的,當然更沒有空調。估計那個年代,連見多識廣的魏校長都不知道空調是什麼東東。我們的教室很大,我們這一屆到五年級的時候隻剩下13個人兒了!你問我那些人去哪了?輟學了嗎?當然沒有,都留級了!“留級”這個詞,90後、00後都很陌生,因為現在沒有留級了,九年義務教育早就不允許留級了。留級俗稱蹲班,就是每年期末考試每科成績達不到60分,就也要蹲到下一年級去重新學習。教室大,學生又少,那就更冷了!抱在一起取暖,人兒都不夠。冬天取暖問題,成了我們小時候關心的問題。

學校給每一個班安裝了一個火爐,老式火爐隻有膝蓋那麼高,一圈一圈的鐵圈需要用鐵鉤鉤起來蓋在上麵,橢圓形的煙筒從房梁上通過,再從窗戶最上方的圓洞裏鑽出去。火爐最下方是吐灰的地方,每個班都有一個扒爐灰的小鏟子,這個小鏟子除了能扒灰,還能鏟雪,所以這個小鏟子經常成為我們爭搶玩耍的對象。

每到冬天,這個小火爐,就成了我們攻克不了的陣地。生爐子那可是個技術活,生好了,煙能從煙囪裏往外冒,那要是生不好,整個班級裏就會伸手不見五指了,更甚者,整個學校上空都得冒煙!放到現在,119早就殺過來了!如何讓火苗燒起來是第一步,往往也就是這第一步根本邁不出去。

為了取暖,讓這個小火順利爐工作起來,有的同學從家裏拿來了棒子瓤子,有的同學從家裏拿來了麥子梗,有的同學從家裏拿來了廢書爛紙,有的同學從家裏拿來了蜂窩煤,有的同學從家裏拿來了煙煤……每天一大早,天萌萌亮的時候,值日生就得的去學校生爐子,沒有一個小時的折騰,根本點不著。當然,大多時候,一個小時也是白白折騰。最後,滿身煙灰,灰頭土臉是常態!

麥子梗和廢書爛紙放最下方,棒子瓤子放上方,棒子瓤子燒透放煙煤,煙煤燒好以後放蜂窩煤……多好的工作流程!可就是第一步點燃棒子瓤子就成了難題,廢書爛紙燒的太快,棒子瓤子沒點著,廢書爛紙就燃盡了,有的時候整本書都放進去也是無用,這可怎麼辦呢?

聽說酒精能幫助點燃棒子瓤子,於是有的同學從家裏偷偷拿來了父親平時都舍不得喝的白酒,澆在棒子瓤子上,滑開一根洋火扔上麵,沒著!又點一根洋火,還是不著!整盒都扔進去,還是不著!最後我們得出一個重要結論,這一定是假酒……

聽說柴油能幫助點燃棒子瓤子,於是有的同學就打起了自家拖拉機的主義,但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從哪才能把柴油倒出來!總不能把拖拉機大卸八塊吧?於是,我們壯著膽的找到家長,交給他一個瓶子,讓他倒出來點柴油給我們生爐子用,結果換來的是一頓棍棒伺候……

聽說皮子能幫助點燃棒子瓤子……等等,皮子是什麼東東?光是聽到這個新詞兒就一臉懵逼了!這個時候,我們班首富站起來了,就是我的同桌,李大頭同誌解釋到:皮子就是皮質用品,用豬皮、牛皮做成的東西,比如皮鞋、皮大衣、皮腰帶……最後還不忘放出他那蔑視的小眼神,嘴裏嘟囔著,一群鄉巴佬……

聽李大頭這麼一說,皮子豈不是成了奢侈品啦?那個時候誰要買得起皮鞋,誰就是有錢人啊!更別說用皮子燒火了!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啊!

上哪弄皮子去啊?我們將眼光一致投向了李大頭!全班隻有李大頭同誌穿得起皮衣皮鞋,土豪啊!於是我們幾互相個使了一個小眼神,看來今天要想不挨凍,必須打土豪分田地了,大家一擁而上,扒了土豪的一隻皮鞋,扔到了火爐裏……

著了!著了!好旺的火啊!有人歡呼,有人跳躍,隻有李大頭哇哇大哭……

今天的取暖問題終於解決了!凍了半個月,這一刻的幸福來的是那麼突然!大家開開心心的圍成一圈,坐在火爐旁,烤烤手,烤烤腳丫。但總是有人在這個時候澆一盆冷水,“今天是暖和了,那明天呢?”

李大頭一聽這話,噌的站起來,光著腳,抱著另一隻皮鞋就往外跑……

人可以走,皮鞋必須留下!追!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