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寶說:“我不近鬼神,但信因果;不入虛空,但願求儒釋道等諸般本真智慧教義。今日既然緣分至此,便鬥膽借己之口,以佛祖的話與君布道:第一句是,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第二句是,無論發生什麼事,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事。第三句話,不管是開始於哪個時刻,都是對的時刻。
“所以”,茶寶繼續道,“我們所遇之人,所遇之事,必有原定因果,是唯一之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緣法,你何須自取煩惱。你認為近日所曆本是你一人之劫難,他人是因你而受累,但焉知我們自己也或許不過是某個潛龍在淵者的劫中劫呢?很多時候,是我們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了,去我執,以不悲不喜,如實知見。”
森木聽得一怔,“今日交流十分進益”,森木雙手合十,鄭重說道。“我近期有諸多思考感悟,自覺已在慢慢開悟覺知,隻此遺憾,藏結在心,今日經點撥,已然釋懷”。
茶寶微笑:“既有諸多感悟,願聞其法。”
森木飲一杯茶,娓娓述來:
“一帆風順的時候,人很難對自己,對環境有深刻的思考。但逆境帶來的思考,感悟,反省,催生的覺醒,會重塑品格。當我沉靜下來開始審閱自己從前和現在的經曆,以往曾有的迷茫彷徨逐漸消失了,前路變得無比清晰。我開始思索自己人生的歸處和意義,也開始跳脫本體去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對於自己能做的,想做的,以及哪些事情是有前途和有把握的有了更清晰的認知,對於前路的機遇和風險,也有了更準確的判斷和預估。”
“我的心,變得非常安定。人生第一次有了對自己人生和命運的掌控力,從未覺得如此充滿信心和力量。過去總覺得人生無常,很多東西是自己無法掌控無法改變的,很多時候會有無奈感,挫敗感和迷茫感。但現在我已經知道此生要追尋的目標和歸宿,知道自己當下和未來要做的事情,麵臨的挑戰和困難,然後結合自己已經有的資源和積累,人生就有了底氣。”
一言認真的看著森木,說“曾經看過一句話說,逆境是弱者的無底之淵,是強者的進身之階。有人把佛教的八苦,引申為人生必經的三劫。三劫有一種說法是生死劫、情劫、財劫。還有一種說法是人、情、事三劫,分別是為:逆境中的自己、得不到的情、一件很難做的事。很少有人三劫同曆,但該經受的劫難,總是逃不掉的。所以生命的姿態,不在於順境逆境,而在於在好的壞的境遇裏大家會做出的不同反應。”
“對。劫不等難,隻有處理不好的劫,才是苦,方為難。曆劫後是落入無法逃脫的苦難,還是’飛升”了,得看各人的造化。意誌不堅定,自怨自艾,頹廢不振,無劫也有難。反之,可達觀。”森木微笑著回應一言。“人、情、事三劫的講法,很有意思,也很包容和有開放性。隻說了我們要經曆的事,沒有講業果。“
看一言很有興致的在聽,森木繼續道:”第一劫,逆境中的自己,這個今天討論很多了,在逆境中悟道成長,蓄力待機,蹲下是為了跳得更高,方不負上蒼的考驗。有很多人,單是為了活著就費勁了全身的力氣,對大部分職場人來說,不需要放大自己在經曆的劫,都算不得什麼的。你看老羅,史玉柱等這些人的經曆,哪個不是經曆了一番寒徹骨。普通人真想經曆那樣規模的大劫,那還不一定有那樣的造化。老天給每個人造劫,都是考慮過每個人的承受能力的,沒有過不去的坎,隻有過不去的自己。”
“第二劫,得不到的情。這是更沒必要自苦的事情。人與人要怎麼樣的緣分,才能在芸芸眾生中遇到,又要怎樣的前緣今生方能生情。能夠遇到,已經是三生有幸。至於情的歸處,到底是得到的才是永恒和美好的,還是得不到的才成就了更好的彼此,又怎麼能分得清。在得不到的時候,帶著釋然和豁達的態度送上祝福就是最好的緣果。餘生用更積極的心態,做更好的自己,也許當我們成為越來越好的自己的時候,才是最好的時機。命運如果輪回得以再遇,願彼此看到的都是各自頂峰最美好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