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江湖老話(1 / 2)

大宣。順昌十五年,六月初六。

一葉客舟自蜀江南下,行向臨仙渡。到了渡口,舟中下來了十餘位乘客,尋常百姓打扮,其中有一少年,稍顯特別。他身著一襲白衣,背一書笈,手持折扇,年約二十四五,長得目秀眉清,雖作書生打扮,身材卻比一般的江南學子略魁梧幾分。此人姓魏,名白衣,乃隋州滄海人士,一路南下,初渡蜀江,對江南之地不太熟悉,便隨著下船的人群繼續南行。

臨仙渡往南約八裏路,便是望京最繁華的什錦坊。魏白衣自滄海南下,途經京城天都,見過不少車水馬龍、八街九陌,還是驚豔於什錦坊的繁華,不由歎道:“江南果然是天上人間!”魏白衣閑逛著,看著什錦坊鬧市的攤鋪家家有趣,貨品樣樣新奇,不知不覺已逛至申時,行至“聽雨軒”,見人來人往,很是熱鬧,便跟著進了堂內,找了張空桌,卸下書笈,剛坐下便有小二上前招待,方知這聽雨軒沒有米飯麵食,隻有茶酒糕點,便將就著點了一些。

魏白衣打量著聽雨軒,上下兩樓,一樓堂內擺著十幾張四方桌,此時已近滿客,二樓沿內庭是一圍走廊,布置一些雅間。這一樓的大堂中央,此時正有七八個人圍著一張四方桌,有人起哄著:“老話黃,你快說啊!”“是啊!快點說啊!”其它桌的賓客也是饒有興致地向那桌望去。這時,一個年過四十的漢子,左腳踩上長凳,右腳直接踏在桌麵之上,打著手勢示意大家安靜下來。頓時,堂內聒噪之聲便少了許多。

那漢子就是賓客說的老話黃,他向堂內掃視了一圈,說道:“昨日說了白虛之在昆山之上使了‘落九天’,以一招‘雲山推月’破了吳皓三千禁衛軍,助袁太祖滅了大邑國。但此後不久,就遣散了昆山派數千弟子,雖然有些人不願離去,跟著北往嵇山,但白虛之不肯再立幫建派,帶著餘眾歸隱嵇山,決心遠離江湖朝堂,從此‘隻見嵇山雲繞仙,不見昆山落九天’!”

老話黃停頓了一下,繼續道:“昆山派固然厲害,但今天我要說說另外一個門派,當年要論起武林第一門派,那可是非它莫屬!”

人群中有人發問,也有人猜測。“哪個門派?”“莫不是青雲派?”“肯定是南山派!”

老話黃故作神秘,笑道:“不是,不是,聽我道來。南康二年六月,上邑城三麵受敵,袁太祖兵臨大邑國京都上邑,北、西兩麵另有韓天正、龐煜分兩路自邑平、鳳化夾擊攻城,大邑國大勢已去,邑帝吳皓無計可施,孤注一擲,下旨令西境上將軍李放率八萬營黎軍回防。李放左右為難,八萬營黎軍一旦回京,營黎便如同空城,而西吳對中土向來虎視眈眈,屆時必定趁虛而入,拿下營黎,直取西穀。可一旦抗旨不遵,上邑城若破,自己又將背上不忠的罪名。最後,你們猜,怎麼著?”

“快說!快說!”“是啊,快點說吧!”

“李放命副將王甲攜七萬兵馬東征救駕,親領一萬老弱殘兵堅守雁峽關。果然,王甲率兵剛離開營黎,西吳便派十萬精兵壓境。這一萬營黎殘兵,如何抵得過西吳十萬強兵啊?這李放也算是一個英雄人物,率營黎軍與西吳軍在雁峽關對戰了半個多月,損兵九千,破敵一萬五千,何其慘烈,但終究是兵微將寡,西吳破城在即!李放仰天長嘯,守城無力,可就在這時,援兵從天而降!”

老話黃話音才落,從門外進來三位黃衫少女,長相和裝扮都有些相似,螓首蛾眉,凜若冰霜,各持一把長劍,走在前麵的年紀約二十出頭,後麵跟著的兩位年紀還要更小一些。三人進得堂內,走到牆角最後一張空桌坐了下去。堂內大部分人正聚神聽著老話黃說江湖往事,未多留意這三位新來的女子,有幾位賓客見她們長相俏美,多看了兩眼,也被她們帶著殺氣的眼神嚇得不敢多想。

老話黃說道:“西吳軍破城之際,棲雁派掌門慕容超,率兩千餘名子弟上陣殺敵,其八大高徒更是躍下城牆,禦敵在雁峽關外,如天外神兵,讓西吳軍頓時亂了陣腳。這一戰,那也是驚天動地!棲雁派以一派之力,敵一國之軍!雙方交戰了整整七天七夜,滅了敵軍一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