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打結巴老師揚名聲,治雜症先生…(1 / 3)

不知多長時間,常德寶在廟址地裏幹活的時候,不小心挖出了一塊石板,當時沒有覺得稀奇,隻是背回家準備當個打胡基(土坯)的墊板,讓李四一看,沒想到還是個稀罕物,上麵刻畫著好多的文字,上麵好像是記載著廟宇和歇馬店的故事。

李四一時覺得好奇,就和幾個讀書人湊到一起,要弄個究竟。折騰了好長時間,還沒有弄出個眉眼,還叫人當做搞牛鬼蛇神的勾當,告到工作組那裏了。

那可是廟上的東西,肯定是牛鬼蛇神無疑,估計有瓜葛的幾個人要招禍呢,一旦認定為搞牛鬼蛇神,估計他們幾個人都沒有好果子吃。

好多人聽到這些傳言以後,都心存疑慮,難道還真有這種事嗎?毀廟砸神的掉到窟圈裏,把腰扮折了,李家的墳無緣無故地塌陷了,宋明貴家院子裏的古墓塌了。對風水稍微了解一點的人,就覺得這真是個奇怪的事,但心裏還是半信半疑。當下正在橫掃一切牛鬼蛇神,大家還不敢過多地去聲張。

所有這些蹊蹺事,到底與這神仙有沒有瓜葛,誰也說不清楚,但無論如何,文老三已經成了半蔫漢,要他媽養活一輩子,這已經是擺在眼前的現實。李家人當下就得動土遷墳,耗費錢財不說,還得偷偷地請個陰陽先生,也要動點心思。宋家人當下沒有個地方安身,要犯周折搬家,這可是沒有任何含糊的事。所有這些在當地人看來,都屬於怪事,暫且不提。

隻說那梁門神的另一個孫子,是羊娃子的堂弟,同是一個爺的孫子,生性就是不一樣。這娃生來就是口吃,手腳笨拙。他爸他媽還要想辦法,免一凡心思,讓娃娃念點書識點字,就送進了學校的大門。

那娃來到學校讀書,他爸請老師給起了個學名,僅把自己的名字寫對,就費了好幾天功夫。因天生的口齒,加上腦子也笨,一年級語文第一課,一句話九個字,念了一個星期,還是念不順當。

老師也就不過分強求,但要會寫,這是教學的要求。每當大家在操場地上默寫課文的時候,別的學生把學過的課文都寫了好幾遍,這娃手指頭都磨破了,還連一遍都沒有寫對。

當時學校的規定,學生的考試成績,是考核老師水平的主要指標。學生的學習不好,老師要受到拖累,所以就不太喜歡那學生。一日,老師把那學生叫到跟前,讓背學過的課文。

這娃是鼻涕嘻嘻,抖抖巴巴地開始背第一課,中,華,人眼珠子轉來轉去,哼唧了好一陣,才說出萬歲萬、、萬歲,老師一氣之下,攔臉就是一個餅。隻聽這娃嘴裏啃遲一下,鼻孔裏麵當時就噴出兩個麻雀蛋大的泡泡,掛在嘴皮上麵,嘴裏立刻清晰地喊著:“萬萬歲,萬萬歲。”

老師臉上還在裝嚴肅,但心裏覺得好笑。這娃平常念不出來,扇了一個餅,背得倒還順溜了。就伸手指著這學生說:“以後再背不好書,還要挨巴掌的,抓緊去認真背書默字兒去。”

人常說那好文章一字值千金,誰知這老師的一個掛耳子,可以說能值上萬金了。

過了幾天,這娃的家長手裏提著一瓶子,裏麵裝滿胡麻油,來到學校,要找娃娃的班主任老師。這老師聽到有人說,娃娃的家長要見自己,估計是來找麻煩的,或許是要求個情,心裏在琢磨著怎麼應對。

那家長見到班主任老師,先把手裏提的一個油瓶子,放在老師的桌子上,然後撲通一下,就跪在老師麵前,二話不說,磕了三個響頭。這一舉動,可把這班主任老師弄了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老師趕緊上前,雙手扶了起來,嘴裏接連說:“你不要這樣折壽我,我給你承認錯誤,我以後不再打你娃了。”

這家長吭吭哧哧地說:“都好幾年了,不知道找了多少先生,就是沒有治好我娃的毛病,感謝你把我娃的病給治好了。”

這老師還以為是在咥二話呢,又接連說了幾句道歉的話。那家長指著放在桌子上的清油瓶子說:“這是我感謝你的禮當,你不要嫌少,以後等我的手頭寬裕點了,再來好好地感謝你。”

到這時候,老師還是沒有弄明白,那家長的葫蘆裏到底裝的是個什麼藥。就說:“我已經承認自己錯了,你還要怎麼樣,不行你就去找校長,讓學校來處理我。”

這家長伸出手來,拉著老師的衣襟說:“自從你把我娃扇了兩個餅,我娃開始不結巴了,現在舌頭也不亂攪和,說話利索多了。”

老師聽了這話,立即糾正說:“我隻煽了一個餅。”隨後就把這學生從教室裏,叫到自己的辦公室來驗證。這學生來到老師跟前一看,自己的爹也在這裏,估計又要挨打了。

老師就叫這娃背課文聽聽,這娃就背誦第一課給老師聽,老師一聽,確實流利多了。接著讓背誦其他長一點的課文,雖說背得不熟練,但確實不結巴了。然後叫寫出來看看,這娃還是寫不好。

老師也覺得奇怪,難道自己真有這個本事,多少先生沒有治不好的結巴病,自己一個餅給治好了。腦子裏立刻映像出當時的情景,一氣之下扇了一個餅,娃娃鼻子泡泡吹的老大,嘴裏立刻就是清晰的萬萬歲。

老師隨後就對家長說:“這娃也許自己好了,或者是不是找先生看過,不是我一個餅扇好的,清油我也不要,那是走後門的事,當老師的人可不能幹這樣的活。隻要你的娃娃以後學習好了,我們就都滿意。誰也不欠誰的情,教學生是老師的職責。”

那家長死活要感謝老師,這老師實在無法,就把家長領到校長跟前說了個詳細,其他幾個老師聽到消息,也圍了過來想知道個究竟。

校長聽了說:“結巴病花費上一大缸清油,手藝不高的先生估計都治不好,你一個餅能把他娃的結巴病看好了,收上一瓶清油,那可是世上最便宜的先生。寇先生都收了不知多少瓶清油,好多病還是沒有看好。你以後就準備著接寇先生的班,或者調到城裏大醫院去,專門看結巴病好了,那還可以拿工資,吃商品糧。”

大家一聽校長這一擺活,都笑了起來。校長接著說:“胡麻油就收下,也算他付了看病錢,以後你要是有機會,多扇幾個餅,把那有些娃的懜慫病,壞慫病都治好了,那才是給國家做了大的貢獻,自己也就出了名。”

從此以後,大家就開玩笑,把這老師叫餅老師。就這樣,雖然沒有治好這娃的懜慫病,但治好了娃的結巴病,家長和老師得了個雙歡喜,這娃也終生受了益。

一時間,這些事成了當地諞閑傳的話題,很快就傳了出去,至少四十裏方圓以內的人都知道。其他不說,隻說這餅老師能治結巴病的事,隻要是家中的娃娃有害結巴病的,家長們都聞風而至,懇求這餅老師給自己的娃娃治一下。

一時間把這餅老師弄得是哭笑不得,還忙乎的不可開交,甚至到了不能正常上課的程度。

一日,一個人從青糜子岔地方,跑到泥灘學校來,要拜見一下這餅老師。餅老師當時正在給學生上課,聽說有人找他,不知道是啥事。就叫學生們先看書自習,自己走出教室一看,這來人手裏還提著一包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