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要:《葆光》一書,以章回結構,描述了黃土高原西部地方一隅,農耕人家世代謀求生存,改造自然的曆史過程。這地方曾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準驛站,給驅馬趕車的路人提供過歇息方便,古人將這地方稱作歇馬店。
全書共八十個章回,分章回敘述不同時代,發生的各類故事。時間跨度約一個半世紀。情節安排,采取倒敘、插述結合的敘述方式,故事從常胡浪在古廟殘垣上,發現石碑一塊開始,被當做四舊,牛鬼神蛇批鬥。為逃避批鬥,胡浪離家出走,向世人講述歇馬店地方的瑣事。故事援引神仙托夢的形式,追溯世代拓荒者開墾荒地,試種罌粟,移民遷居,直至改革開放以後,各階段時代變遷的過程。
李四----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當地早年的讀書人,年輕時候讀書迷竅,棄兒賣妻,鬧出不少笑話,經曆了不少世故。說來可笑,聽著可憎,想來也是無奈之舉,仔細琢磨,貌似可憐,內心強大。也是個可憐死的有誌之人。
吳家棟----故事中的主角人物。一生經曆了波瀾起伏,以農耕為業,曾參加了天蘭、寶成鐵路建設,也參加了引洮工程建設。幾度災荒,童年喪父,青壯年兩度喪妻喪子。拖兒帶女,曆盡艱辛,飽受饑寒交迫。性格剛烈,意誌堅強,不凜弱不怯強,一生恪守做人的底線。
吳家梁----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吳家棟的弟弟。當地的讀書人,精通農事,農耕人家的典型代表,一生奉行中庸之道。
吳應春,吳夢春----吳家棟的後代,故事中後代人的典型代表。
李二----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農家人的典型代表。
道永章,李顯、黃世滿等----富戶人家的掌門,地主分子的代表。
李樹生,劉三鬼----右派分子代表。
徐匡子,孔雲海----地下黨成員。
孔令政,孔令兵,孔令師----孔雲海的兒子。過場人物。
梁保長,尕草帽,賴癟子,單平峰----諂媚,打人,出風頭,喪失做人底線的代表人物。
石賀年,周尚誌,梁雞毛-----可憐人中的典型,無能之輩的代表。
何老爺,李明達、道老爺,吳掌櫃等----早期拓荒人家的後代,大戶人家的掌門,富戶人家的代表。
其他何家,周家,李家,侯家,何家、劉家等等,五雜六姓全為過場人物。
三、章回內容介紹:
第一回,概述,第二回到第十回,常胡浪無意之中,在古廟的殘垣斷壁下挖出一塊石板,上麵有好多字,隻是認不得,擔心是神仙用過的東西,還怕是閻王爺的生死簿,隻是這塊石板還有用,舍不得丟棄,疑心重重,正好碰見了個讀書人--李四,想讓給辨認一下,故事由此開始。
李四夥同幾個讀書人---吳家棟,吳家梁,開始折騰這廟上的石碑,想深究碑文的內容,犯了不少周折,還沒有辨出個名堂。常胡浪的婆娘--神仙的化身,用針線繡到布上。幾個讀書人開始談論古今,最後被當做牛鬼蛇神,抓起來批鬥。常胡浪的婆娘無法忍受批鬥的恥辱,尋了短見。在陰曹地府給常胡浪托了好多個夢,指點了躲避批鬥的辦法,並賜了件寶貝,那就是葆光。
第十回到第十四回,常胡浪按照神靈托夢,攜帶葆光,離家出走,踏上古絲綢之路,尋找長安,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與歇馬店地方進行比照,心中泛起了鄉愁。
第十五回開始,胡浪決心要按照夢中婆娘的托付,尋找個有文化的人,把歇馬店過去,當今的事,記錄下來,寫成戲本子讓後人去唱,省得這地方的人總是個沒戲唱。好不容易在長安遇上了一僧一道,相互交談,才知道都是先天有緣,又是文化人。胡浪就隨著僧道二位,來到秦嶺山中的清風齋,一起炮製歇馬店的故事。
故事的玄妙:誰人也沒有聽說過,還有會說話的神仙,這地方可是離奇,曾經窮到了極點,神仙都會說話了。
人生的旅途,無論如何,少不得遇上些艱難坎坷,最讓人難以的莫過於窮困。本書中以幾戶拓荒人家為主線,分章回講述了歇馬店地方世代人們生存的過程。孤寡養家糊口,鰥夫拖兒帶女,李四賣妻讀書,常胡浪得碑文,弄得家破人亡,兒童忍饑挨餓求學等故事。
人類活動難免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假若你遇上了困窘之事,不妨了解一下,這地方的人們當年生活的處境,也許會找到舒暢心靈,清除心鬱的良方。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