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夥計就笑:“正是。隻是掌櫃的不在,今日和他娘子去甘露寺燒香去了。我們掌櫃的也成親了三年了,隻是還沒個孩子。此番去那裏,自是為了求子的。”那劉姥姥聽了,就朝夥計笑道:“若能認識她,也自是極好。”
那夥計聽了,就道:“你老人家倒是講些義氣。想這會子,隻怕那家的親戚,都躲避不及的。更不用說你是這樣不搭邊的親家了。”那夥計聽了,倒感慨起來了。
那劉姥姥聽了,就笑:“如今那園子裏的人,也找的。她們在北邊找,我就往西南方向走。無奈,竟是半點訊息也無。”
那夥計聽了,想了一想,就道:“姥姥這樣大的年紀,還在行好事。想我的娘在世時,也是個虔誠吃齋念佛的,也一直囑咐我要與人行好事的。也罷,我雖卑下,但還想幫姥姥一把。姥姥還請就在附近哪個店子裏卸下,待我打烊了,晚間時候回掌櫃娘子去。”
那劉姥姥一聽,已然喜歡不已。因就對著那夥計道:“好。如此真謝謝小哥兒了。我這裏正愁在這裏沒個認識的熟人呢。”那劉姥姥說了,就放了碗,要對那夥計跪下,也一並拉了板兒。
那夥計見了,就連連罷手笑道:“姥姥請起。不用行此大禮。我又不是什麼尊貴的人。不過一個鋪子裏打雜的夥計。”
那劉姥姥聽了,卻道:“你願意幫我,便就是我的恩人。”那劉姥姥到底拉著板兒跪下,對這夥計磕了三個響頭,方又拉著板兒出了饅頭鋪,尋了個便宜的旅店住下。
那夥計果然守信,到了夜裏打烊時,就關了店鋪,去了掌櫃的家裏。那掌櫃的和他娘子已從那甘露寺裏回來了,此番正在房裏吃飯。掌櫃娘子見那夥計在外頭說話,因就對了掌櫃的說道:“你聽聽,那夥計過來了,興許是有什麼事。”
那掌櫃的就對了他娘子道:“咱們且放下杯碗。”那夥計見了掌櫃娘子,就笑說有一件事要求她。掌櫃娘子聽了,就笑:“有什麼事呢?不如也和我們坐下喝上幾杯。”那夥計聽了,想了一想,也就坐下了。方對著掌櫃娘子,將那金陵劉莊劉姥姥攜了孫子板兒來瓜洲尋人一事,告訴了那掌櫃娘子。
豈料,那掌櫃娘子聽了,心裏卻一動,因就問那夥計:“你說那姥姥要找的人,可是那金陵賈家的小姐?”
那夥計聽了,就道:“聽她說,大概就是了。那姥姥還說,那賈家還出過一個娘娘的。隻是那娘娘後來也死了。再後來,那賈家也就敗了。”
掌櫃娘子聽了,心裏更是一動,方對著掌櫃道:“不好。我且還認識那賈家的人。不想那巧姑娘竟是那二奶奶的女兒。”
那掌櫃的聽了,就對了娘子道:“果然就是?”那掌櫃娘子就歎:“果然是。那遭難的也就那賈家。”
原來這掌櫃娘子的娘家,就是昔日熙鳳途徑饅頭庵,半途喝茶小憩的二丫頭家。這掌櫃的娘子,方就是送惜春紡車的二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