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忠順王聽了賈雨村這話,心裏高興。因道:“好。總是要與他家挑選一個。本王是著意要羞辱那賈政。皇上眷顧他,那吳大人更是和水溶一處串掇,將賈政的一幹罪名都卸下了。如此說來,皇上竟是將本王的功勞,都撂在了一邊了。可本王偏偏咽不下這口氣,我就是要與他家納一個女兒為妾。想賈政知道了,也不敢不應。還得與本王乖乖地送來。如此,我也算報了當年之仇了。”
忠順王和賈政當年有什麼仇恨,雨村是半點不知。聽了他的話,卻更是附和:“王爺說的是。皇上這樣便宜了賈家,的確讓人忿忿。卑職這就過去,明日定將那賈家所有在園子住著的那些姑娘的畫像,都送了給王爺瞧!”
那忠順王聽了,便對了雨村道:“你果然忠心!本王竟是未看錯你!好,你跟著本王,本王以後定然更是提攜與你!”
那雨村聽了,果然心裏更是欣喜。自打他將是忠順王送的那個姬妾迎回了府裏後,那嬌杏就日益悶悶不樂。那姬妾喜樂房事,雨村晚上哪裏能離得開她?幹柴烈火的,自是恨不得夜夜交頸。因此,嬌杏獨守空房,遂對了雨村道:“今時不同往日,我的心也涼了。我原就是丫頭出身的,本就不上台麵,這些年,大人也頗眷顧我了。想人的福分都是有定數的。不如我依舊回了大人的老家去,兩個孩子也一並跟著我回老家。我們走了,大人這裏也就清淨了。”
那雨村聽了,見嬌杏如此識趣。想了一想,也就給她個台階下。因對著嬌杏道:“你也是多心了。究竟你還是正妻。不過,想以後我隨了王爺飛黃騰達了,你這番模樣在別人跟前現景,也是與我丟人。因此,你還是回去的好。不過,那老家你也不必急著回去,究竟路途也遠,也不方便。老家的房子也需要修整。不如,你帶了孩子們,還是回姑蘇仁清巷的好。”
那嬌杏聽了,心裏早就死灰般的了,聽了雨村的話,就問他:“隻是我去了那裏,也是一樣地沒有地方住。”
那雨村聽了,就道:“近日我有一個故交,在那姑蘇送了我幾間宅院。那地方,恰巧離仁清巷也不遠。想你本是姑蘇人氏,如今去那裏,一概都熟悉,與你也有好處。”
那嬌杏聽了,就歎:“有什麼好的呢?去了那裏,自然又免不了遇到那甄家的人。究竟是你我的疏忽,才將甄家的小姐弄丟了的。他家雖不說什麼,但我現在再去了,總是心裏愧疚。”那嬌杏心裏還有另番話未說出,那便是:這些年了,甄家老夫婦都隻當自己跟了雨村去神京享福了,這會子貿然回來,叫人見了,總有被雨村冷落了休棄了的嫌疑,因覺麵上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