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見了,知是太後的好意,便伏地而跪,拜道:“臣女謝過太後隆恩!”
太後叫她起來,又笑:“今年多大了,可許配了人家沒有?”
賈母思怔太後的意思,因此就半吐半露道:“不過十二。小著呢。她娘在世時,請高人算了一卦,說這孩子命裏不該早嫁。早嫁了,恐有血光之災。”
太後聽了賈母的話,先沉默不語,繼而輕輕點了點頭。太後並非皇帝的親母,皇帝的親母乃當年鹿苑行宮處的一個李姓宮女。先皇狩了獵,喝了鹿血,陽興大起,苦於身邊無嬪妃臨幸,因此就將行宮裏打雜的李金枝幸了。
不想她就此懷有身孕。此事傳入宮中,先皇大怒,命還是世子的皇帝將李姓宮女帶回他府邸中,充為姬妾。數月之後,李姓宮女產下一個男嬰。因得了產後風,李姓宮女很快就死了。男嬰被當時還是世子妃的太後抱去撫養,充為嫡子。不想皇帝登基之後,也不知從哪裏聽來的風聞,得知自己並非太後親生,漸漸就和她心生嫌隙。於她這裏,自是往來的生疏了。
她的身邊,需要一個知根知底的人。且這個人,還需皇帝看得上。元妃固然溫厚,但太後知道,她心不向自己。暗中試探了幾次,太後很失望。這皇帝身邊,總得有一個自己身邊的人。因此,她便在後宮暗中物色。賈敏的女兒,自是待選之一。
不想聽了賈母如此說,太後就知她的意思了。見黛玉年也幼,太後心裏也有些不忍。因就緩緩地笑:“這哪裏來的高人?哀家看也是胡謅。”
賈母聽太後語氣和緩,也就順勢道:“可不是!但因那老道開了口,聽了這話,心裏到底也起了提防之心!這話俗話說的,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了!”
太後聽了也就道:“好了!哀家不難為你!咱們也是多年的故人了,你心裏怎麼想,哀家可知道!”
這番進宮,賈母心裏也固思念元春。隻是太後不點了頭,她也難去元春那。心裏正煩難,聽了這話就直言:“太後可否將賢德妃召來一見?自她進宮去了,迄今也未得一見,心裏也甚是想念。”
太後聽了,就幽幽道:“前日哀家生病,她伺候的倒也殷勤。這小節尚可,隻不知大節如何?不過,她有日沒來我這裏請安了!”想起可卿之死,太後的目光愈發幽遠。
賈母聽太後說元春竟不大來請安,心生疑惑,就道:“老身見了娘娘,定然好生警勸。這天大的恩德——”
太後見賈母不安,便喝了口茶,笑道:“聽說,是和李淑妃生了齷齪,被皇帝訓斥了!這些時日,都在她宮裏麵壁思過呢,恐你不得相見呢!”
賈母一聽,心裏一驚。她聽聞皇帝近日的新寵,就是這位李妃。李妃的娘家和忠順王府素來有舊,而忠順王府恰是賈府的對頭。這樣一想,心裏就更想見元春。
賈母本以為有了戴權的幫襯,元春的日子要好過一點。哪裏知道不過一月有餘,這情勢就變了呢?且從太後的話裏聽出,似乎太後對元春也大不滿意。這樣一想,賈母不禁渾身發冷。
“皇帝有城府。封你的孫女為賢德妃,實在是含了譏諷之意。這話我隻告訴你!”太後見賈母麵色大異,就冷冷道了出口。她又和賈母敘了半日,但賈母哪裏還有半點興致,口裏隻唯唯諾諾起來。知此番進宮並不能見到元春,賈母的心裏既驚且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