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四章 京城官員的反應(1 / 2)

徐光啟歎了口氣,他當然明白孫承宗的苦惱到底從何而來。

他知道孫承宗這個人也是有自己的誌向的,對於朝廷製度,對於與的對抗之中,都很有自己的看法。

這個事情說起來,或者十分有意思,那就是當時徐光啟聽說了孫承宗對抗建奴的辦法時, 他就明白孫承宗是根本沒有辦法實現他的誌向的。

因為孫承宗對抗建奴的辦法,你陛下說不滿意的想法,剛剛是一致的。

孫承宗希望在遼東多多築城,多多修建堡壘,用打呆仗的辦法對抗建奴。

這和袁崇煥當年提出五年平遼的辦法是一模一樣的。

當年袁崇煥在陛下的麵前,提出了五年平遼的辦法,被陛下噴的一臉口水。

可想而知, 當年陛下對袁崇煥那五年平遼的辦法有多麼看不上。

那麼孫承宗對抗建奴的辦法, 基本上和孫承宗一模一樣, 所以這也注定了,他提出的辦法,根本就不可能被陛下所接受的。

在最開始的半年一年裏麵,孫承宗確實還數次給朱由校上了不少的奏書,就是希望朱由校能夠接納他對抗建奴的辦法。

隻是這些奏疏被陛下收了之後,便沒有放棄半分水花,仿佛這些奏疏從來都沒有出現過。

那麼朱由校這樣做所表達出來的意思,就非常的簡單了,簡單的一句話就可以概括起來,這樣的辦法朱由校十分不滿意。

問題是,這孫承宗也是個強著脖子不肯低頭的強驢,一封奏疏給陛下不肯接受,兩份,三份,四份, 五份, 六份的奏疏被孫承宗飛快的就又遞了上去。

但是陛下也是頭強驢, 收了孫承宗的孫承宗之後, 全部都扔了垃圾桶,並且從來不對孫承宗提出的奏疏有半分的接納和采用。

也就是朱由校的這種處理方法,讓孫承宗心裏感覺到了頗為悲哀之處。

他很快就發現了,其實朱由校召喚他回朝廷的原因,隻有一小部分是看中了他的才華,希望他能夠幫助治理各種各樣的政務,但是更多一方麵是陛下的眼光十分長遠。

朱由校根本就不希望等到將來他掌控朝廷之後閹黨一家獨大,所以他希望能夠召喚兩個東林黨出身,但同時又不會太過於違抗他,而且還不會私心太重的大臣充當內閣大學士。

而這兩個人就是孫承宗和徐光喜了。。

甚至在某些方麵上麵講,孫承宗比著徐光啟還要更加悲哀。

因為陛下招募徐光啟進京之後,是真的有大用的,很多武器的改良研發,還有公布各種各樣的工具兵器,還有機械,都交給了徐光啟來統籌策劃。

可以說,現在的工部尚書要做任何的事情之前, 都還得向徐光啟請示之後,才敢拿給陛下看。

因為徐光啟不滿意,覺得不太可能實現的,陛下大概率也不會批準。

這曾經讓孫承宗徹夜難眠,他甚至又有了棄官歸隱的想法,但是很快就發生了另外一件更尷尬的事情。

朱由校用了新式的火槍火炮,並且訓練出了新式的軍隊,北上跟建奴打了一場大仗。

這場戰爭是以陛下的大獲全勝結束的,這簡直就是在赤裸裸的打了孫承宗的臉,也在告訴孫承宗,他不過是一個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蠢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