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一輩子做的夢多了,也沒見有哪一個夢,真的就變成了現實。
怎麼陛下要做個夢,就跟別人不太一樣呢?
梅舒清聽聞此言,心中大怒,“閉嘴!你是要給我們家惹事了,你信不信我挖個坑把你給埋了?”
梅舒清說完之後,還緊張的看下左右附近,看到沒有人注意到他們說的話,才稍稍放下心來。
“以後這些混賬話,你就不要再說了,老爺聽了倒沒什麼,若是讓旁人知道,尤其是是讓那些派來監視百姓的廠衛們知道了,這個事情可怎麼得了?”
管家聽到自家老爺的喝罵聲,脖子縮了縮,也隻能連聲告罪。
這梅舒清歎了口氣,眼中也有幾分無奈。
其實梅舒清也不願意折騰這一把,他空間都已經六十多歲了,可謂氣血衰敗,不堪折騰。
就算有人給梅舒清送上三五個美人,他一晚上也享受不了那麼多。
但是沒有辦法,他有個兒子在更南邊知府,他還有另外一個兒子,在南京的戶部當員外郎。
他們一家發展到如今的地步,那是十分不容易的,但是就他們這個情況,再想往前移一步,也就是更不容易了。
所以如果他們家族還想更加興盛,但是往上走一步,那就得抱大腿。
這大腿就是東林黨。
雖然他們也聽說,但現在東林黨員不受陛下的重視,反倒被陛下多番打壓,問題是瘦死的駱駝那也比馬大啊!
東林黨也可是承諾了,如果他梅舒清能夠號召縣裏麵的百姓,跟著他一起往西邊遷徙,這個事情結束之後,他兩個兒子至少能夠往上升一級。
梅舒清兩個兒子也寫信回來,勸他這個老父親要依計行事,不要誤了他們前途。
所以趙老爺子不顧自己年齡已經大了,還是決定親自帶人往西邊遷徙。
可以說,東林黨人給梅舒清開這個價,那是確實值得的。
這梅舒清的兩個兒子都是進士,所任的官職在地方百姓的心目中,那也都是高官了。
梅舒清的振臂一呼,不知道有多少的百姓願意跟他一起遷徙。
此時,梅舒清也是心裏暗暗咒罵著朱由校,大明有這樣的昏君,何愁大明江山社稷不滅。
不過罵到這裏,梅舒清又是看了一下遠處那些身上穿著嚴整的軍裝,背上背著天氣三式步槍的近衛軍士兵們,心裏還真有點不知做何感想。
這些近衛軍士兵來幫百姓搬運東西,或者維持秩序的時候,並不像之前的明軍一樣,對他們的家財進行多番搶掠,翻到有幾份秋毫無犯的樣子。
近這樣的軍隊,也是梅舒清從來不曾見過的,後來他們一打聽,才知道這些軍隊竟然是陛下的近衛軍,也就是在北邊打敗了建奴的那一支軍隊的一部分。
梅舒清不由感概:“近衛軍有如此的軍容軍紀,難怪能打敗建奴。”
兩浙承宣布政使司所派出的衛所兵還有衙役,與這些近衛軍一比,前者簡直就是被後者比到泥裏麵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