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這樣一說出來,朱由校馬上就已經明白了這些人的來曆,原來這些人就是西山上的那二十萬礦工,難怪他們那麼踴躍的來支援朱由校。
這朱由校對他們來說,那就是一個真正的恩人,如果不是朱由校收留了他們,然後去西山上麵挖礦給他們食物, 給他們煤炭取暖,可能這一大批人早就已經成為路邊的凍死骨了。
朱由校也明白,為什麼巴圖說這支軍隊行軍之中,有一點點近衛軍的影子。
雖然他們看上去沒有近衛軍那麼整齊劃一,但巴圖的這個想法也確實沒有錯,因為為了方便管理西山上的這些礦工,朱由校曾經下令, 讓他們按照近衛軍的編製, 實行了半軍事化的管理,並且簡單進行軍事訓練。
雖然朱由校沒有給他們火槍火器進行訓練,但是基本的隊列行軍還是少不了的。
朱由校歎了口氣,終於明白什麼叫做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了。
他開發西山的煤礦,也不過就是為了搞點銀兩而已,當然也,間接養活了二十萬礦工以及他們的家人。
現在這些百姓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地站得出來,平白讓他增添了二十萬的勝利軍。
雖然說要是讓他們這是礦工打硬仗,可能還真有點困難,但是讓他們打打順風戰搖旗助威,那肯定能派得上用場的。
別的不多說,這足足有二十萬人,雖然他們戰鬥力不高, 但從城牆上麵看,什麼都看不清楚,但光是這人山人海的, 就能把他們守軍給嚇癱了。
朱由校特意派了禮部侍郎孫之獬去接這一群人, 旁邊的孫雲鶴也被抽調出來,到時候孫傳庭作為這一支礦山軍的正都統,然後那一邊的孫雲鶴則作為軍隊的副都統。
反正這次軍隊不會參與攻城了,派這兩個人,還有一部分的近衛軍軍官,還有東廠番子過去當頭目,想來也足夠用了。
等到這些軍隊趕來朱由校的軍營附近時,他們終於察覺到自己的魯莽,害怕跟朱由校的軍隊產生什麼樣的衝突,連忙派出所他們的代表,就是當時礦山上的一個工頭,來拜見朱由校。
朱由校這邊也是溫和相對,堂而皇之的接受了他們的拜見,順便勉勵了這聯係的工頭。
這工頭哪裏經曆過這陣仗,當場也是感動不已。
這個時候讓他去撞城牆,他是絕對不會拒絕的。
其實最讓朱由校感到滿意的是,最重要的是這些軍隊還是自帶幹糧自帶兵器的, 雖然兵器都是一些鋤頭之類的東西, 但終歸來說還是頂得上點用處的。
朱由校為了表示對這些軍隊的歡迎,還親自帶著麾下的文武官員,要去迎接礦工的軍隊。
下麵有一些大臣聽到朱由校這樣說,也是十分擔心。
“陛下這些軍隊雖然是來支援我們的,但有一個東西是不能夠忽略的,就是他們畢竟人數眾多。難保裏麵沒有包藏禍心的,如果他們有包藏禍心的賊子,陛下還親自去見他們,那麼這個事情就太過危險了。”
朱由校其實也想到這方麵的擔心,但是他知道十幾二十萬軍隊來此,真的是一腔熱血,他要是什麼都不表示,那說出去多少有幾分沒有道理。
隻見朱由校擺了擺手說∶“諸位愛卿多慮了,朕是大明的皇帝,是黎明百姓的父母,哪有孩子會傷害父母的,朕一次親自去見這一些礦山軍隊,必然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