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勸陛下不要自取滅亡(第四更)(2 / 2)

也得虧是秦良玉率領的三千兵馬,一看就是不好招惹的,所以一路之上,倒也沒遇到什麼不開眼的。

等她趕到南北直隸的時候,倒是看到情況有了一些改善,或許真的是因為天子腳下,起碼不再是路有凍死骨的情況了。

秦良玉一開始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可是後來經過打聽之後,秦良玉才聽說,原來靠南北直隸的流民,基本上都被陛下招到西山去挖煤礦了。

等到冬天已經過去了,朱由校在現在更是給流民們分授了土地,讓他們重新成為了自耕農。

秦良玉有些出神,不但感覺到了朱由校的愛民之心,也感覺到了朱由校的艱難。

現在這種情況來看,哪怕朱由校付出再多努力,所能做的事情也不多。

畢竟朱由校能夠安置的,也隻有靠近京師的南北直隸的流民,卻沒有辦法關照到整個天下的流民。

甚至不用多久,當天南地北的流民,聽說了來到南北直隸就能夠活下去,甚至還有田分的這個消息之後,就都會往南北直隸趕。

同時,秦良玉在來京時的路上,也已經了解到,朱由校是打算跟建奴進行野戰了。

秦良玉也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隨著她對建奴的情報了解越多,她就越覺得建奴確實是一個十分強大的對手,尤其擅長野戰。

明軍想在野外跟建奴正麵作戰,還想要獲得一場大勝,那是十分艱難的。

尤其是秦良玉聽說了,陛下訓練的那一支新軍士兵,如今也不過才過了幾個月的時間,她就更覺得心驚。

她覺得朱由校在簡直就是去送死。

總體而言,現在建奴才是屬於進攻的一方,大明更多是處於防守的一方。

遼東的那些軍隊,在跟建奴的作戰中,倒也獲得了一些勝利,但這都是無法徹底改變戰局的。

何況秦良玉本來也是一個軍中之人,她敏感地察覺到了遼東的那些軍頭,恐怕也並不希望徹底了結建奴。

就別說遼東邊軍擊敗建奴了,就如果建奴三五年都無法入侵大明,那麼對於遼東的那些軍頭來說,也絕對沒有什麼好處。

原因十分簡單,建奴那麼容易的被他們擊敗,那麼朝廷還會每年往遼東撥那麼多的軍餉,還會養的那些軍頭嗎?

肯定是不會的。

所以,這也是某種意義上的養寇自重了。

當然了,除了養寇自重之外,遼東的邊軍沒有辦法擊敗建奴,那也是一個絕對的事實。

在這種情況之下,朱由校隻能夠另辟蹊徑,想組建出一支真正忠於朱由校的軍隊,依靠著他們來打敗遼東的建奴,就成了一個無奈之舉了。

隻有這樣,陛下才能夠裁撤九邊,才能夠減少百姓們的負擔,能夠讓天下的百姓安養生息。

秦良玉歎了口氣,喃喃說道:“陛下終究是一個好皇帝啊!”

但是秦良玉不是一個莽撞之人,她對於戰爭的理解十分透徹。

雖然秦良玉明明知道朱由校要做這一切的事情,都乃是一種無奈之舉。

但是她這一次進京,仍然會選擇說服陛下,讓陛下不要輕而易舉地脫離長城的保護,出喜峰口跟建奴野戰。

因為那根本就是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