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朱由校不需要歪脖子樹!
這東南枝,他也不掛!
流民們一直開始往地下挖,這些地方顯然是豬油小親自給他們規劃好的。
流民們既然吃朱由校的,用朱由校的,穿朱由校的,那麼他們就得給朱由校幹活。
他們開始不停的挖地,不停的往深了挖地,足足挖了一個早上,也沒見挖出來什麼東西。
這個時候,流民們已經在私底下紛紛討論了起來,臉上多少有幾分抱怨。
“這活幹的真累,我這內衣都弄濕了。”
“可閉嘴吧,你要是沒有這樣的活幹,這個冬天我看你怎麼過,還不是全靠陛下的恩德,現在陛下讓我們幹什麼,我們就幹什麼,這個有什麼好說的。”
“嘿,張老頭,你這話說的,我這可不是對陛下有怨言,我這隻是不明白,我們在這裏幹什麼?”
“我倒是聽那些公公們討論了幾句,說是地下有寶貝。”
聽到這話,其他人倒是笑了起來。
這地底下哪能有什麼寶貝。
“我雖然不是本地人,但也聽說了這個地方,是莊稼都不生的地方,地下哪有什麼寶貝?”
“這個地方要是真的有什麼寶貝,老子倒立拉屎給你們看。”
“這話可是你自己說的,我們可沒逼你。”
“不要再說了,那邊的公公提著鞭子過來了。”
他們抬頭一看,果然看著那邊的一名宦官,拿著鞭子往他們這邊走來了。
流民們趕緊幹起活來,不敢讓宦官聽到他們這些無君無父的閑話。
其實這宮裏麵的太監和東廠的人,心裏也十分的納悶。
他們也不知道,現在到底在這裏幹什麼。
尤其是一些太監聽到了礦工們的討論,心裏也十分認認同。
這陛下不會是得了什麼癔症吧?
這西山上,那能夠有什麼好東西?
要是真有好東西,那麼多年來,早該被別人發現了,哪輪得來陛下找人挖?
想是這樣想著,但是在宦官也不敢表現出來。
在皇宮裏麵,當時最重要的就是,懂得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
像皇宮裏麵的那種情況,說錯一句話,就會惹來殺身之禍。
對於太監們來說,所有人都是不值得信任的。
因為剛才還十分親近的一個人,說不好轉臉就能把他們給賣了。
等到天色漸漸昏暗,這領頭太監也不得不歎了口氣。
“看來,今天是實在挖不出來什麼了!”
他站了起來伸了個懶腰,剛想大喊一聲收隊回去。
誰知道那邊地裏大喊一聲,“出來了!我挖出來了!在地底下有煤。”
在世界上中國人用煤最早,有悠久的曆史。
《漢書·地理誌》說:“豫章郡出石,可燃為薪。”
豫章郡在今江西省南昌附近,這裏所說的可燃為薪的石頭,其實就是煤。
在元朝來我國工作的意大利人馬可孛羅,回國後所寫的一部《遊記》。
那書中描寫中國有一塊黑石頭,象木柴一樣能夠燃燒,火力比木柴強,從晚上燃到第二天早上還不熄滅。
並且這種黑石頭的價錢比木柴便宜,於是歐洲人把煤當作奇聞來傳頌。
他們到18世紀才開始煉焦,比中國晚了5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