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風林嗬嗬一笑,淡淡的說道,“康傑客氣了,能夠讓你這個局長給我倒水,我也是很榮幸啊。”
袁風林端起了水杯,輕輕地抿了一口,然後就看著劉向華說道,“老劉,許氏一號大米關係重大,我們現在研製的雜交水稻第四代的目標就是一畝地產出一千公斤的稻穀,我們的研究還沒有成功,沒想到現在被一家民營企業捷足先登了,明天你說的那個小夥子會過來吧?”
袁風林參與了對許氏一號大米的檢測,知道許氏一號大米的各項營養成分都很合適人體的吸收,是一種質量比較優良的大米,這一點並不能讓袁風林感到驚奇,讓袁風林感到奇怪的是兩點,一個是這種高品質的大米的畝產竟然達到了一千公斤,現在袁風林帶著的研究小組也隻是正在研究畝產一千公斤的雜交水稻,到現在還沒有什麼明顯的成果,沒想到許氏集團就能夠把畝產一千公斤的水稻研製出來,而且品質還這麼好,尤其是已經進入了大規模種植的階段,已經投入了商業化運作,這一點讓袁風林大為震驚,心裏麵對自己產生了疑問,難道真的是民營企業才能有活力,有動力做研究,他們這些政府的人都已經落伍了吧,想到了這一點,袁風林有一點淡淡的失落感,更多地是為國家能夠有這樣一個新的水稻品種的問世而高興。
許氏一號大米還有另外一個事情比較厲害,簡直是有突破性的發展。水稻的一生要經曆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個時期,其中,營養生長期主要包括秧苗期和分蘖期。秧苗期指種子萌發開始到拔秧這段時間;分蘖期是指秧苗移栽返青到拔節這段時間。秧苗移栽後由於根係受到損傷,需要5-7天時間地上部才能恢複生長,根係萌發出新根,這段時期稱返青期。水稻返青後分蘖開始發生,直到開始拔節時分蘖停止,一部分分蘖具有一定量的根係,以後能抽穗結實,稱為有效分蘖;一部分出生較遲的分蘖以後不能抽穗結實或漸漸死亡,這部分分蘖稱為稱為無效分蘖。分蘖前期產生有效分蘖,這一時期稱有效分蘖期,而分蘖後期所產生的是無效分蘖,稱無效分蘖期。
水稻的秧苗期和分蘖期都需要大量的人力來管理,到現在為止也沒有合適的農業機械能夠代替這一步,所以水稻種植比較辛苦,而且育苗還有失敗的風險,這樣的話,秧苗就不會結出稻穀。
水稻前期的種植比較辛苦,而且還有失敗的風險,但是根據趙康傑的安排人做出的調查則顯示,許氏一號大米的種植並不需要傳統的幼苗期和秧苗分蘖期,許氏一號水稻收獲以後,在將土地進行一番機器翻耕以後,將土地平整以後,許氏一號水稻的稻穀就被直接埋進了土地裏麵,然後下麵就等著許氏一號水稻的幼苗破土而出就行了。
幸好許氏一號水稻的種植依然需要大量的水,要不然袁風林就要慚愧至死了,相比於畝產一千公斤的產量,袁風林更在乎這個不用育苗的技術,這個技術簡直就是劃時代的的革新,曆來無論是哪個國家的水稻種植都是相同的程序,需要進行前期的培養,將秧苗培養出來,然後再進行插秧,許氏集團的這個革新完全是省去了無數的人力成本,袁風林心裏麵真的想見見研究出這個技術的人,探討一下對水稻改良的想法,所以就對這個事情很重視,聽趙康傑說要去見劉向華,袁風林就直接跟了過來。
劉向華見袁風林一副心急的樣子,笑了一下,他以前見到的袁風林都是一臉嚴謹,對於科學研究非常重視,劉向華和袁風林說話的時候,袁風林也是三心二意的想著種子改良的事情,沒想到現在會這麼著急,不過也正是靠著一個個像袁風林一樣的科技工作者,華夏的科技實力才能越來越好,讓國家更加富強。
“放心吧,袁老,明天我一定把許凡帶到你麵前,到時候你好好的和他聊聊就行了,實在不行的話,就讓許凡公司的研究人員來一趟,你看怎麼樣?”劉向華笑嗬嗬的說道。
袁風林點了點頭,“行,老劉,我相信你,那行,我研究所裏麵還有事情,明天我再過來一趟。”
“好,好,康傑,送一下袁老!”劉向華笑著說道,他的年紀也大了,不過對於袁風林這樣的國之瑰寶,他也是站了起來,和趙康傑一起把袁風林送出了門外,看著袁風林坐上了汽車,離開了這裏,兩個人才轉身回到了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