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碧桂苑(1 / 2)

見劉洵衝口而出的說出碧桂苑這個名字,周培東心中也有些詫異,“怎麼,小四也知道楊玉強這個人?他應該沒有這麼大的知名度吧,隻是東海那邊的一個小包工頭罷了,那個什麼碧桂苑的,更是上不得台麵,小四你怎麼知道這個人?”

劉洵在內心中苦笑一聲,自己何止是知道人家的名字,楊玉強這個名字對後世的人尤其是搞房地產的人來說,那簡直是如雷貫耳啊。

碧桂苑,那不就是2007年在香港上市,超購高達255倍凍結資金3300億港元的公司嗎,而楊玉強就是碧桂苑的創始人,從九十年代初期創業到2007年,短短十五年便打造出一個資產過千億的巨無霸房地產企業,之後他年僅26歲的女兒更是憑借在碧桂苑的股份登上了中國首富的位子,名下資產高達160億美元之多,在那個網絡爆發的年代,自己怎麼會不知道這個名字。

放在自己重生之前的那個年代,楊玉強那是能夠和汪世、潘世奇這些人相提並論的人物,隻不過這人一貫低調,不喜歡出現在公眾麵前,所以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其在地產界的影響是不能忽略的。

想到這兒,劉洵忽然激動起來,楊玉強,那是一個締造了市值過千億港幣的地產企業的神話般的人物啊,沒想到現在居然間接的與自己重生後的生活產生了交集,不過抬頭看周培東一臉疑惑的摸樣,劉洵知道自己還是要先解釋下自己為何知道這個人才對。

“二舅,你也先別管我是怎麼知道這個人的,我也是之前聽別人說起過他,嘿,這個楊玉強最近是不是在德順的碧江和桂山修建別墅?”

周培東驚愕的表情更甚,“奇了,原來你還真知道他呀,這還真是咄咄怪事,碧桂苑工程倒是不小,不過在東海那邊都打不出名氣來造成嚴重的滯銷,更何況東海離這裏隔著十萬八千裏,消息沒這麼容易傳過來吧,嘿,原來這年頭,包工頭都有了這麼大的知名度了,改天我也改行做包工頭得了。”

劉洵嘿嘿笑了笑,自然不會說出自己知道此人是因為擁有另外一個人生的記憶。

“二舅,楊玉強他不是在開發德順的碧桂苑嗎?這會兒怎麼想著到海南淘金去?海南那裏算是是非之地了,再說,他的碧桂苑項目還沒有完成吧,總不會想著吃著碗裏瞧著鍋裏的。”

周培東不理解劉洵為何對海南存有偏見,對於他們這些地產商人來說,海南現在可是他們淘金的聖地,報紙上雖然用百團大戰軍閥混戰來形容海南樓市地產開發商之多,不過這並不妨礙更多的地產商湧入海南淘金。不過見劉洵雖然對海南樓市興趣不大,卻對那姓楊的包工頭很感興趣的摸樣來,周培東心中詫異的同時也便給劉洵說起這個人來。

“楊玉強這個人吧,是個很有頭腦的人。我和他認識還是八幾年的時候,也就是前幾年,那會兒我在東海市成立地產公司搞地產開發,他是幹建築的,拉了一票的農民工當包工頭,給我當過幾次建築商,我結賬也算是利索,便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係,在那之後又合作過幾次,一來二去關係還算不錯。嘿,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的時候,他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抽了,見內地樓市火爆,便夥同幾個包工頭,把這些年賺的錢一股腦都投到了德順去建高檔別墅。不過後半年開始東海的樓市就不景氣了,他自有資金不足,融資渠道也出了問題,原計劃的4000棟別墅現在第一期工程勉強完成,建好了1500棟,但是銷售成績並不好,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滯銷狀況,而且還欠著一大堆的債,不僅有欠銀行的,建築商建材商,都有欠的。”

說著笑了笑,“估計他也是看好海南樓市,便想到海南那邊撈一筆完成融資回來繼續搞他的碧桂苑,不過他現在資金鏈被占用的非常嚴重,都擠不出錢來到海南打拚,所以才來找我合作的,雙方一起到海南淘金去,不過我的資金量也不是很充沛,所以才想到你的那筆錢的。”

劉洵心中暗歎一聲,“海南現在幾乎雲集了全國各地的房地產開發商啊,二舅你這小胳膊小腿的,倒真要和別人合作才能站住腳。嘿,媒體稱從90年開始,每年都有十萬多的大學青年渡海淘金,再加上某些人刻意的推波助瀾,政府也沒有做好引導工作,那邊的地產,想不被炒熱都難,就是秩序過於混亂了。”

周培東也輕笑了一聲,“誰說不是,在這之前就已經足夠的火爆了,鄧公的南巡算是把這股火爆的風潮給推到了頂峰,就在這幾天,楊玉強已經給我打了好幾趟的電話催著我趕緊出手,要不的話以後想插足都難。嘿,小四,你怎麼不看好海南樓市?楊玉強這人雖然隻是一個包工頭,不過對他的眼光我還是比較佩服的,他之前都有意把碧桂苑的項目打包出去出售,然後套現進入海南樓市,可惜別人的開價都太低了,碧桂苑此刻也看不到盈利的前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