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錯過與沒錯過(1 / 2)

(情節有虛構,請勿對號入座)

題記:命運總是充滿著不可捉摸的變數,厄運災禍與機遇幸運,宛如兩條互相織纏繞的索道,伴隨著我們的人生之路一直往前延伸。在伸手摸不到的裏,我們在“錯過與沒錯過”的間隙裏穿行,如果遇到機緣與巧合,那是幸事,可以譜寫出人生的妙樂章,可惜前路漫漫,我們終不可避免地會與坎坷磨難迎麵相見。

它帶來的是不幸、痛苦、不公、失望……諸如此,此時,我們的“自尊”在人生的天平上很易迷失自我,它既可能脫離現實走向縱,也可能沉溺其中陷入自卑,選擇向左或向右都成了問題。

荷蘭阿姆斯特丹有一座十五紀的堂遺跡,裏麵有這樣一句讓人過目不忘的題詞:“事必如此,無選擇。”

眼前已經發生的事實就是命運的排,使不接也不能變事實分毫,唯一能變的,就是扯下自己的粉飾與遮掩,重新燃起直麵初衷的勇氣。隻要有何擺脫命運桎梏的機遇,就應該傾注精力,趁勢修補命運的“缺口”,把厄運帶來的不利減少到最輕最小,或者迂前行次找到命運的突破口重新站立起來。

前言

2002年4月21日,我從武漢登上了前往方濱小城浦市的火車,那年我三十二歲。這之前,我是地方電視台的一新聞工作者,而立之年離開熟知的故土,前往陌生的異鄉,並非我懷揣青雲之,激情所致。

孩子在上小學,孩子媽媽幾年前就下崗了,而我麵對事業的平淡,單位人事關係的錯綜雜,甚至連入都無法家庭正常運轉的時候,我不得不直麵現實,舍棄眼前的虛榮,拋開心裏的膽怯,果斷離職,去投奔遠方一位亦師亦兄的曾經同事,尋求幫助,獲得變現狀的機會,以讓我能滿盡到一個男人的家庭責,並給孩子創一個理想的生活和學習條件,避免孩子重我的成長經曆,次生活艱辛和人生苦旅。

我父親的字劉定國,母親的字徐金秀,他們的字很符合當時的年代特色。我出生時,父親五十多歲,母親四十來歲,家裏的大哥足足大我二十歲,隔了一代人。我以上還有一位姐姐和二哥,我們弟兄姊妹四人。

我是父母中年得來的幺兒,我是幸運的。但在當時的農村,多養活一個孩子並非易事,我到的寵愛隻限於精神層麵,物資享是匱乏的。我幼時最好的待遇就是大人喝稀粥,我可以吃到小瓦罐幹飯和雞蛋。可這種幸福日子也沒長久,父親因身體一直欠佳,終於在我十歲時,他撒手人寰,我幼年喪父。

大哥在縣城工作,姐姐出嫁了。母親在家帶著大我十歲的二哥操農活,事實上,母親年齡逐漸大了,隻能家務和種點菜,我年齡尚小幫不上忙,家裏的農活都是二哥一個人單幹。也就是說,二哥一人幹活,養活我們三個人,所以家裏日子過得有些艱難。我的記憶中,到年底,母親總是盯著米缸發愁,還有生產隊掛在隊部牆上的家庭超支公開榜,讓輾轉難眠。幼年的我,比同齡的孩子多了一份故與成熟。

姐姐是家中唯一的女孩,但沒有享到那份獨有的幸福快樂。比大哥隻小幾歲,排行老二,由於家庭貧窮和父親男尊女卑的想,基本沒讀過書,小時候也過很多苦,除了幫助母親照顧幼小的我還要兼顧農活,後來嫁到了附村子,家境也是一。如此,我沒聽到過姐姐對父親有過一絲抱怨,說相比之前夭折的姐姐,能夠活下來就已經夠幸運的了。

父親離後不久,在縣城工作的大哥考慮到母親的負擔和我將來的學習育問題,與大嫂量能否把我帶到他們身邊同生活?大嫂是縣城土生土長的人,非常開明,加上大嫂的娘家父親是慈愛,老人家說:“這孩子還小,也可憐,你們就帶到身邊吧,隻當多生養了一個孩子(我侄子當時三歲),你們畢竟是長哥長嫂啊。”等我參加工作後,這位可敬的老人家早已仙逝,我對他的恩之情隻能永懷心間。

自此,我從農村來到了縣城讀書,是個城裏孩子了。我知一切來之不易,是大哥大嫂在一口口下來撫養著我長大成人,跟著他們生活的日子,我努力到懂事知禮、手腳勤快,時時刻刻把“恩”二字牢記在心裏。侄子小我歲,在上幼兒園,與我就讀的小學同在一個校區,因為大哥大嫂上下班時間很匆忙,於是我與侄子手牽手一起上下學成了校友,所幸學校離家很,遠了大哥大嫂不心,怕我倆貪玩人拐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