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弟妹們不同,他們習慣被安排,燕清喜歡把握自己的命運。研發火藥的起因,起初為救醒三弟,後來為西涼六軍兒郎而往火藥方向研發。燕清做生意越做越大,與皇宮,貴胄們打交道,何曾不想讓自己活的舒心愜意。
可擁有財富並不足夠。在毫無人權的古代,生在侯門,哪裏自己想怎樣就怎樣?陛下一言,伏屍百萬。
她想為天下避免戰爭,如果可以,便用江海般的財富締造一個人人歡喜的和平的時代。
她想讓老百姓的胸中升起一股民心從來都不那麼卑微的心。民可以為自己爭取應得的權利。
燕清伏在案前,打算以講武堂學生的身份向陛下諫言。
燕清憑著胸中一股意氣落筆如神,眼前浮現升鬥小民為避免流離失所而跪在西涼王府門前的長街請願,她的心便不允許自己無所作為。
“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洋洋灑灑的《國論》千餘字,呈上講武堂教習錢律協處。
錢律協正審閱學生的策論,而那本國論混在諸多學生的策論中。
負責收集策論的從事李秋白輕輕將策論放置在錢律協辦公案前,剛轉身要走,想起什麼似的,罕見地提醒錢律協道:“剛剛鹿鳴山莊遣人送來一份策論,署名燕大娘子。微臣察覺有異,特提醒錢教員。”
“策論名叫什麼?”錢律協停下動作,分明握筆的手激動地抖了抖,抬眼問道。
“國論。”
李秋白走了,錢律協故作無事地審批案上策論,等李秋白關上門,即刻停筆,翻找那篇國論,目光停住,慢慢抽出一本策論,借著燭光細細品味。
《國論》涉及民生福祉,包括安撫流民,士卒撫恤,商業補貼,地方吏治,疏通漕運,懲治豪強吞並土地,歸還無產百姓土地,修堤防洪,平穩物價…
國論十策一千多文。
“好,此篇國論正當其時啊!哈哈哈!”
錢律協大喜,提筆謄抄一遍,越讀越無法自拔。
“等明日朝堂辯論國策時老夫再拿出來亮瞎那些庸才們的狗眼。哼!教習還數我錢律協錢大教習!”
…
錢律協起個大早,宰相王博瑜剛到皇宮門等候,錢律協的車轎便落下。錢律協意氣風發地下轎,掩不住臉上喜色,朝宰相作揖。
王博瑜皺眉,“難道錢教習得了了不得的文章了麼?”
錢律協藏寶不讓人知地擺手,“哪裏?隻是一名學生的淺見,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陛下征集天下飽學之士針氈時弊,求治國策。本相手下自然有些文采,不如兩廂比較,在朝堂上互相抬轎?”
“那學生淺見,不敢與相爺手下高才相提並論。相爺好意,恕卑職不敢越俎代庖了。”
三三兩兩的車轎來到,宰相自恃風度,不與錢律協言語。錢律協不屑理會相爺,免得叫人視為攀附權貴,汙了清貴之名。
官員越來越多,皇宮門前喧鬧的就像菜市口。勳貴官員們彼此吹捧,又各懷心思,巴不得自己的策論蓋過對頭。
朝堂上,錢律協不願太早冒頭,冷眼旁觀朝堂上同僚們為策論爭名而爭論不休。宰相雙手叉袖,抬眼皮瞥了瞥老清貴錢律協,等爭論地差不多的時候,才邁步向前。此時朝堂上的吵鬧聲才漸漸消弭,最後安靜下來。
宰相稟道:“陛下,臣與錢律協錢教習探討過,深覺錢教習手中的策論當屬此番論策第一。”
此言一出,朝堂上重臣們接頭交耳,議論紛紛。
吵吵嚷嚷大半天,陛下差點昏睡過去,聽聞宰相發言,遂睜開打架的眼,“錢愛卿,有什麼國策明日再說。朕聽策論聽的有些累了。”
嗬!老清貴,看你耍什麼寶!宰相冷笑。
“陛下!”錢律協急喚道,他的招兒都沒出,怎麼可以退朝?叫老清貴的臉往哪兒擱?
陛下剛抬起的屁股重又坐下,喝口茶酥了酥口,管事太監忙遞來綢巾,陛下輕輕蘸了嘴角茶水,強打精神,“錢愛卿有策論便呈上來。朕看一看天下第一策論長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