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年7月,法國大革命爆發,統治法國數個世紀的波旁王朝在一夕間土崩瓦解。
在潘茜安插在法蘭西宮廷的間諜勸說下,波旁王朝第七位國王亨利六世提前運出了無數王室珍寶,然後帶領王室家眷和親信們出逃。10月,半路染病的國王死在吉斯洛林公爵的封地上。
法蘭西王後——奧地利的阿瑪利亞將國王遺體暫時葬在吉斯封地教堂內,繼續帶著王太子和王室家眷,以及法蘭西貴族們輾轉逃到了科林斯王國,上交了一筆巨額“保護安家費”後,科林斯王室將他們安置到了米蘭的衛星城——貝加莫市。
1790年9月20日宣布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吉倫特派取得政權。次年10月派使臣進入科林斯王國,要求歸還逃亡的法蘭西王室。
暴脾氣的凱厄斯:又來送地盤?
科林斯王室直接扣下了使臣,於1792年1月向法蘭西共和國宣戰,一口氣攻下了臨近科林斯王國的十五個法蘭西省,俘虜了八千餘人,逼得法共被迫交錢乞和,釋放大革命中拒絕對新憲法宣誓的所有教士和貴族們。
大量懼怕法共迫害的法蘭西貴族和富豪,紛紛拖家帶口卷款逃到了科林斯王國,上交“保護安家費”尋求庇護。二十幾家工廠停工,無數店鋪關門,多少的法蘭西人因此失業。
直接導致法蘭西剛剛上台兩年的吉倫特派法共草台班子被另一波雅各賓派推翻,法蘭西陷入激烈的內鬥。
1795年,奧地利哈布斯堡和普魯士聯軍趁亂壓境,要求法共恢複波旁王室的統治。眼看麵臨解體危機的法共,卻憑著守衛共和國的熱情頑強的在邊境戰線上挺住了,與奧、普聯盟展開了兩年多的拉鋸戰。
1797年11月,拿破侖·波拿巴贏得了對普軍的決定性勝利,普魯士被迫和談,法共得到一絲喘息的機會。
1801年,奧地利、普魯士、西班牙、瑞典和英格蘭結成了第一次反法同盟。這時的法共政黨分裂,又缺乏資金,法軍大將拿破侖也帶人跑埃及“打劫”去了,被來勢洶洶的同盟軍逼得節節敗退。同年底,拿破侖秘密返國,推動政變,次年正式成為法共第一執政。
由於忌憚科林斯王國這隻占據了法蘭西大半邊境的攔路虎,拿破侖帶領重整的法軍攻向了西班牙。但是後者有英格蘭、奧地利和瑞典幫忙,之後又是幾年的艱苦拉鋸戰……
……
1811年,第二次反法聯盟戰前夕。
被卡萊爾形容為天堂的潘多拉宮,是科林斯王國引以為傲的標誌性象征,也是王權與財富的的象征。
它位於科林斯王國國都米蘭之北的阿爾卑斯山下,周圍環繞著如油畫般美麗的科莫冰川湖風光。
潘茜建造這座宮殿的本意也是為了讓凱厄斯等吸血鬼,能在氣味紛亂煩擾的夏季有個遠離人群的避暑夏宮——米蘭畢竟是人口僅次於羅馬的喧嚷大城市。
為此,頗為勞民傷財的買下了倒y形科莫湖中間上萬公頃的三角區域,並遷走了周圍傍湖臨山而建的幾座小鎮,還炸了三角區域中間的兩座山。
從1630年與凱厄斯訂婚後選址興建,按照潘茜的要求,由當初負責重裝紅堡的沃爾圖裏建築大師設計,從附屬沃爾圖裏的家族裏招募了百位吸血鬼專門施工,以吸血鬼遠超普通人的工作效率,仍然花了三十多年才完工,可見其工程浩大。
工程整體分宮殿、山巒,植物園三部分,別出心裁地將規模龐大的宏偉宮殿與科莫湖區自然風光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宮殿四麵的山巒上各修了一座由炸山碎石做的磚塊構成的柱狀燈塔,每邊長15米,統一高50米,頂部是平時沃爾圖裏衛士值班站崗的哨所,潘茜和侍女遊山時也會在燈塔內休憩野餐,有時燈塔也是招待一些慕名前來拜訪的陌生吸血鬼客房。
植物園收集了來自全世界的一萬多種植物,有潘茜最喜歡的玫瑰園,完全中式風格的桃花園,保存熱帶植物的溫室。天然樹林內散養著許多來自異國的珍稀動物。
宮殿用托斯卡納特產的卡拉拉白大理石為主料建造,整體為三層結構的希臘複興式平頂建築,分為兩千兩百個廳室,平麵呈正五邊形。內部由一大三小四個四方形宮室組成的同心環狀結構,宮室與宮室之間隔著庭院並由環廊連接。建築中央是占地近百公頃的正五邊形露天園林,中式的詩情畫意,引了科莫湖水進來的人工湖泊,秀麗可愛的木橋,繁茂花木間是蜿蜒的石徑和錯落的亭台樓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