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蛇鱗玉(1)(1 / 2)

在七歲的時候,牧晚笛就已經名震十裏八鄉及外縣部分地區了。

這既非因他是貌賽潘安、花果滿車的俊後生,也非因他是智商兩百、學富五車的才子,更非因他是巨賈之後。

原因很簡單:膽子大。

他膽子大到什麼地步呢?往事暫且按下不表,就單從他五歲的時候說起,在這個歲數,大多數人都還在被外婆用一個鬼故事嚇得不敢起夜,他卻敢僅僅因為困了就在野墳頭歪頭就睡。牧家父母估摸著,幸好還沒教會他遊泳,否則能把清溪河對麵荒廢已久的破廟給掀掉房頂。

終於有一天,他又在野地裏玩到九、十點鍾才回家,氣的牧父連夜挑燈劈竹,執仗伺候。

這時候,晚笛的外婆就給出了主意:講個厲害點的鬼故事嚇唬一下這個膽大妄為的臭小子。

晚笛外婆講鬼故事的本事那可大了去了。你想想,一個看上去本就凶巴巴的鷹鉤鼻老太太,被昏暗的路燈映著側臉,臉上愈加顯得溝壑縱橫,語調時而低沉、時而尖銳,活脫脫一個念咒語的巫婆。再加上為了劇情效果,外婆會毫無征兆地用幹巴巴、皺得像老樹皮的雙手突然卡主聽故事者的脖子,弄得對方麵無血色,驚聲尖叫。連很多大人都受不了這種十分出彩的氛圍,更遑論那些抖得不行、在媽媽懷裏縮成一團、隻露出雙眼睛的小孩子了。

晚笛聞之大喜,見既能免於吃一頓“竹片炒肉片”,又能聽到有趣的鬼故事,何樂為不為呢?於是趕緊用雙手捧著根小小的方竹凳子,靠在外婆的下首,把下巴枕在她膝上,並不時拿眼角的餘光往父親哪兒瞟去。

外婆心裏嘀咕著這小子果然膽子大的無法無天,她搖著開了三條縫的蒲扇便將故事講開了來,並摸著晚笛的腦袋,告訴這其實不是故事,而是真的發生過的。

話說在很久很久以前,這清溪裏頭就已經住著一個白衣娘娘了,她其實是一條白蛇,經過很多很多年的修行,才化作了人形。每到十五或者十六,月圓的那天傍晚,為了吃掉不聽父母話,獨自在外玩耍的小孩的魂魄,她就會左右搖擺著身子,從溪水底下遊出來。因為蛇是做波浪前進的(外婆這時候柔了手腕在晚笛眼前擺來擺去,做蛇前進狀),所以在被河水浸了的沙灘上也沒法分辨出她的蹤跡。

不過出於謹慎,白衣娘娘還是會選擇一片半長在溪中的水竹林,繞了竹竿,在枝頭被風吹幹了再上岸,所以這樣就沒人能發現她來時的蛇線了。借著竹林的掩護,白衣娘娘就開始蛻皮。蛇是怎麼蛻皮的呢?她先把嘴巴長得大大的,兩根又長又細的毒牙就顯露了出來,蛇妖把左邊的嘴角靠在一塊鋒利的竹片上反複摩擦,直到磨出了口子,磨破了舊皮,才肯罷手;然後換右邊一側,揀一段毛糙的竹節又反複刮擦了起來。所以當你走過水竹林的時候,如果聽到了哢嚓哢嚓的摩擦聲,不用懷疑,那就是白衣娘娘在弓著七寸之骨,使著細而有力的身子一下一下地摩擦著嘴角,為蛻皮做準備。